供暖開始一月多計量收費無聲息
供熱計量改革緣何遇阻?
本報記者 肖 芳
今年10月底,濟南市明確提出,從2011年冬季采暖期開始,濟南市所有符合供熱計量條件的新建建筑和已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建筑,取消按面積計價收費,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但現在,今冬采暖季已過去了一個多月,濟南供熱計量改革試點名單卻遲遲未能出臺,去年的25個試點小區也暫時“沒了動靜”。
供熱計量改革為何悄無聲息?
試點效果“很不理想”
“‘多退少不補’,交出去的錢,還能指望收回來?”談起分戶計量,家住碧水尚景小區的濟南市民周先生語帶揶揄。
去年,碧水尚景小區被定為分戶計量試點。在正式供暖前,小區居民按照采暖面積繳納了取暖費,價格為26.7元/平方米。市政部門和供熱單位承諾,采暖季結束后,將根據計量表數據,按照“多退少不補”的原則進行最終結算:如果按面積收費少于熱計量收費,少交的部分市民無需補上;如果按面積收費多于熱計量收費,供熱企業就會將多出的部分返還給市民。但采暖季結束后,居民并沒有拿到退費。今冬,小區的分戶計量試點也“沒了動靜”。
記者從該小區供熱單位北郊熱電廠了解到,經過上個采暖季的試點,小區內1041戶居民的計量表中,超過一半被證明不合格,“有的沒有數字,有的數字大得嚇人”。據供熱處工作人員介紹,在今年采暖季到來之前,熱電廠已經致函小區開發商,要求其對所有計量表進行強制檢修,但開發商以“時間來不及”為由表示難以落實,分戶計量也就無從談起。目前,小區內1000多塊計量表,成了擺設,落滿塵埃。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份市政協會議期間,濟南市政公用事業(1640.974,-18.49,-1.11%)局局長賈玉良對媒體表示,去年濟南分戶計量的試點效果“很不理想”。
記者了解到,去年采暖季,濟南市在已安裝熱計量裝置的建筑中,選取了100萬平方米住宅建筑共25個小區,以及200萬平方米非住宅建筑進行熱計量收費試點。但是采暖季結束后,市政部門統計發現,全市計量表準確計量率不足50%。由于計量數據不準,先期承諾的供暖費“多退少不補”也就成了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又麻煩又不靠譜兒!”空歡喜一場的濟南市民,今年對分戶計量失去了原先的熱情。
改革面臨諸多難題
“讓已經交房的開發商再出力、出錢幫居民進行整改,難度可想而知。”北郊熱電廠工作人員認為。在上個采暖季,按照相關規定,需要進行熱計量整改的建筑,由濟南市建委責成原開發建設單位進行整改。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讓開發商“買單”的方法幾乎行不通。
據了解,早在2007年10月1日起執行的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已將新竣工建筑必須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列入強制性條款。但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數據,2008年-2010年北方采暖地區新竣工的建筑面積約11億平方米左右,實際安裝計量表的面積僅4.6億平方米,占42%;其中2010年新竣工建筑面積3.14億平方米,其中安裝分戶供熱計量裝置的僅1.6億平方米,僅占新建建筑總量52%。
更加糟糕的是,即便是這些安裝了分戶計量設備的新建小區,如碧水尚景,出于利益考慮,加上缺乏監管,開發商所安裝計量表的合格率通常不高。據賈玉良介紹,去年試點的100萬平方米住宅建筑中,約有60萬平方米的熱計量表數據不準,所占比例高達60%。
今年濟南市明確提出,所有符合供熱計量條件實行集中供熱的新建建筑和已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建筑,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但一個難以突破的困境是,濟南市眼下幾乎找不出一座完全“符合供熱計量條件”的建筑。
實際上,計量設備不過關,只是問題之一。據市政部門介紹,供熱計量改革還面臨著諸多難題。首先,建筑本身存在問題,既有建筑在節能設計上考慮不周,墻體保暖性和隔熱性差;其次,供熱管網存在問題,不少換熱站和自管站的二次管網,總熱損耗高達28%;第三,改造費用問題,熱計量整改主要包括安裝計量設備、供熱管網升級、增加保溫圍護等3項內容。這筆費用由誰出,是個大問題。
實施主體應是供熱單位
“試點效果不理想,并不說明分戶計量不可行。”過去幾年的改革試點,雖然曲折艱難,但市政部門對供熱計量改革仍有決心。
“供熱計量的節能效果,甚至比正在推廣的許多節能措施和節能工程的預計節能總和還要多。”在2011年北方采暖地區供熱計量改革工作會議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曾表示。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北方地區城鎮住宅面積至少30億平方米,如果實現了供熱計量收費,可以節約三分之一左右的能源,每年至少節約2000多萬噸標煤,減少5000多萬噸二氧化碳氣體排放。
供熱計量改革節能明顯,進程艱難。總結之前改革試點的種種教訓,濟南市相關主管部門從中理出頭緒:供熱計量的實施主體,應該是供熱單位,而非開發商。10月31日,濟南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供熱企業是供熱計量收費的實施主體,不符合供熱計量有關標準的新建小區,應補繳供熱計量裝置安裝費用,由市政公用事業局組織供熱企業統一購買、統一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同時明確了財政補貼政策,緩解供熱計量改造中的資金缺口。
“供熱計量改革利國利民,必須積極而穩妥地推進。”賈玉良強調。目前,城鄉建設委、市政公用事業局等相關部門正在按照市政府出臺的《關于推進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積極落實整改項目,加快推進改革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