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開始,濟南已經連續兩個采暖季在全市選取部分小區進行熱計量試點。本周四,2011-2012采暖季集中供暖就要結束了,這個采暖季里,濟南市的世紀佳園等三個小區共計21萬平方米的居民住宅開始試點“通斷時間面積法”。“在元旦到春節這段最冷的時間,我們進行了一次數據的采集分析,平均節能達到20%。”負責小區熱計量設計的山東建筑大學副教授宋傳增表示,一般情況下這種方法可節能30%左右。
但在記者進行實地采訪時,試點小區多數居民對于這種新的計量方式卻不甚了解,他們都表示,雖然家里有控制面板,但從來沒人動過,也不知道該咋用。
■記者探訪
住戶都安了控制面板,能設溫度 但不少居民從來沒用過
龍力天潤苑和世紀佳園都位于建設路,屬于今年參與熱計量試點的小區,這兩個小區使用的都是“通斷時間面積法”。3月12日,記者來到位于建設路90號的天潤苑小區,發現小區居民樓樓道的管道井中,暖氣的入戶供水管道上都安裝了“通斷控制閥”,這種控制閥呈球形。表井內布了不少線,每根管子上還貼上了標簽。
“家里暖氣這幾年都不怎么熱,聽人說今年能省錢,我不大懂,就是覺著還不怎么熱乎。”劉女士70多歲了,跟著兒子一家住在天潤苑1號樓。和其他業主家里一樣,劉女士家門廳的墻壁上也安裝了一塊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可以顯示設定溫度、室內溫度、閥門狀態等數據。工作日的白天,劉女士通常獨自在家,140多平方米的房子顯得空蕩蕩的,雖然知道門口安了一個“控制暖氣的東西”,但兒子和兒媳從來都沒去擺弄過,她自己也沒興趣去觀察。
“聽說這個控制面板可以設定溫度,還可以像買電一樣用IC卡購買熱量,可沒人教,我們也沒研究過。”家住天潤苑1號樓1單元的一位濟南熱電退休員工表示。
據了解,樓道中的通斷控制閥和用戶家中的控制面板只是熱計量系統的一部分。在天潤苑小區4號樓2單元頂層的電梯機房中,還設置了一臺計算機和一根天線。每家控制面板上所顯示的數值,都可以通過天線進行無線接收,接收的數據傳送到這臺設備上。
與天潤苑小區一樣,家住世紀佳園8號樓的劉女士說,知道自己家有控制面板,不過大家也并不怎么關心。
■專家分析
最冷時間段節能量達到20% 一般情況下節能30%
一位家住世紀佳園12號樓1單元的居民表示,在家中控制面板剛安裝好的時候有工作人員到家中抄了表,“說今年不用,但是要有個數”。
“現在數據收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數據遠傳,另一種是入戶調查。”負責小區熱計量設計的山東建筑大學副教授宋傳增說,主要收集兩部分數據,一個是居民家中的用熱時間、設定溫度、室內溫度,另外一個就是小區換熱站顯示的整個小區的用熱量。
“在溫度最低的元旦到春節期間我們曾經進行過一次數據分析。”宋傳增說在這段冬季最冷的時候,安裝“通斷時間面積法”計量裝置比不安裝熱計量裝置的小區平均節能20%左右,“也可以說,節約了這么多的用熱費用。”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每家每戶都能省下這么多用熱費用,因為房屋所處的位置不同,不同居民家中的溫度也不一樣。
在世紀佳園12號樓1單元的一位居民家,記者剛進門的時候,室內溫度顯示為23.1攝氏度,開著門大約5分鐘后,控制面板上顯示的室內溫度變為23攝氏度。
■整體情況
今年試點四種熱計量方式 不過有的試點小區還按面積交費
“這種熱計量方式在一般情況下能節能30%左右。”宋傳增表示,在整個供暖季結束后他們將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整體的統計和分析,“整體節能情況應該比最冷那段時間還要好。”
據了解,濟南市本采暖季選取了熱表法、通斷時間面積法、散熱器熱分配計法、分配表法這四種計量方式進行試點,嘗試探索適合濟南的計量方式,由于試點小區名單未公布,在采訪中記者只了解到了使用熱表和“通斷時間面積法”進行熱計量試點的小區。
12日上午,記者來到天橋區明園小區15號樓,發現每一戶的入戶暖氣管道上都安裝了一個箱子。物業工作人員打開了其中一個箱子,里面的兩根管道上分別安裝著一個超聲波熱計量表和一個閥門裝置。物業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不知道該如何使用。
“這個供暖季還是按照面積交納的取暖費。”15號樓業主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并沒有操作過這個暖氣系統,家里暖氣效果和前兩年比也沒什么變化,“家里那塊‘表’上也沒走字,可能還沒有啟用吧”。
據了解,“熱表法”是在暖氣上安裝熱計量表來計算熱量的,“通斷時間面積法”則是參考通斷閥開啟時間和用熱面積來計算熱量。
“現在主要采取的是熱表法和‘通斷時間面積法’兩種熱計量方式。”一位供熱方面的專家表示,目前供熱水質不算好,雜質和水垢比較多,熱計量表容易出現堵塞,嚴重的情況下會損壞,而“通斷時間面積法”比較適合中國供熱的水質情況。
2010-2011年采暖季,濟南市選取100萬平方米住宅建筑和200萬平方米非住宅建筑進行熱計量收費試點,其中有居民住宅小區25個。
2011-2012采暖季,在原有合格試點小區的基礎上,濟南市又選取了一些試點單位,總試點面積達到1000萬平方米,其中大部分為居民小區。
■計費問題
原則是“多退少不補”,用多了不必擔心 但多數居民說不知道咋收費
2010年11月10日,在正式供熱開始之前,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就公布了參與熱計量試點的外海蝶泉山莊等25個住宅建筑用戶以及南郊賓館等95個非住宅建筑用戶的名單,許多試點小區的居民也對自己的用熱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記錄。
在上個采暖季,濟南市物價部門也拿出了按照熱計量收費的計費辦法,居民住宅基本熱價為每平方米10.68元;計量熱價為每千瓦時0.17元,用熱費用=基本熱費+計量熱費。
不過,試點小區采取的繳費原則是“多退少不補”,供熱計量用戶在11月15日前,按供熱面積標準計算的全額熱費一次性繳納,供熱季結束后按供熱計量熱費高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不再補繳熱費,低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由供熱企業在供熱季結束后兩個月內退還。因熱計量裝置損壞以及質量等原因造成計量數據失真的,按現行辦法計收熱費。供熱企業應保證供熱質量,滿足用戶用熱和室溫調控需求,由于供熱單位原因造成用戶室溫不合格,用戶可投訴并按相關測溫、退費規定處理。
濟南市市政公用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在上個采暖季的試點中,“有一半左右的熱計量表不合格”。
在2011-2012年采暖季,參與試點的供熱面積從300萬平方米擴大到了1000萬平方米,不過從開始供熱到現在仍然沒有公布參與熱計量試點小區的詳細名單。
“小區這個表我們都沒管。”在世紀佳園等小區采訪的過程中,不少居民表示如何收費自己并不了解,大部分居民接到的通知是說“今年不算”。
“如果我們是試點,按照用多少熱收多少錢來算,我們肯定要仔細算算。”一位居民表示,小區是不是試點小區“心里真是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