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將于今年10月底完工
4月1日,為期近5個月的供暖工作如期結束。停暖后,太原市將全力推進集中供熱全覆蓋工程。省城不少居民表示,大家盼望著自家小區能早日并入集中供熱管網系統。那么,今年太原市集中供熱有幾項工程?受益地區有哪些?4月7日、8日,記者到太原市熱力公司、市供熱辦等相關單位進行了采訪。
區域供暖居民盼“集中”
4月8日,談起剛過去的“取暖游擊戰”,家住小店區楊家堡小區的馬大爺依然耿耿于懷:“家里比外邊還冷。為了能暖和點,每天得四處打游擊,要么到外面曬太陽,要么就去大賣場轉悠。”
其實,對于省城部分小區的住戶來說,這種“取暖游擊戰”并不陌生。據了解,太原市目前供熱面積為11016萬平方米,其中區域供熱面積3626萬平方米,占省城供熱面積的33%。也就是說,冬季取暖時,太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區居民是依靠區域供暖過冬的。
走訪中,不少區域供暖的居民表示,希望自家小區趕緊并入集中供熱管網。因為,他們普遍認為,通過自家小區的鍋爐房供熱,熱費沒少交,享受的供熱質量卻沒法和集中供熱的小區相比,“感覺心里特別不平衡。”
9億元投資集中供熱工程
去年,太原市委、市政府計劃用兩至三年時間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今年,政府計劃投資9億元用于集中供熱工程建設。市城鄉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面啟動的集中供熱開建的各項工程,既有熱源的建設,也有管網、熱力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據悉,這些項目將于今年10月底完成。屆時,太原市將實現新增集中供熱面積達1500萬平方米的目標。
根據太原市集中供熱全覆蓋方案,今年太原市新建4個項目:瑞光集中供熱一期工程,設計供熱面積1060萬平方米,其中太原市76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龍城大街、太小線、民航路16.7公里供熱管網的敷設,今年計劃完成一線網全線、隔壓站工程以及部分二級網和熱力站的建設,實現大面積擴網;此外,還將新建嘉節燃氣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管網工程、二電六期收尾工程、二電七期集中供熱一期工程。改造兩個項目:東華苑鍋爐改擴建工程,增加供熱能力120萬平方米,將有效緩解東山地區熱源緊張的局面;城南熱源廠脫硫除塵改造二期工程,計劃投資4000萬元,力爭實現最嚴格的煙塵、二氧化硫排放標準。啟動兩個項目:小店熱源廠擴建一期工程,實現新、舊熱源10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城西第二熱源廠集中供熱工程,主要解決西環高速以東、西礦街以南、濱河西路以西、長風西大街以北區域的供熱。
“日前,太原市集中供熱擴網工程已經全面啟動。”太原市城鄉管委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小店區擴網工程建設已順利開工。小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區域供熱面積占全市區域供熱面積的一半以上,供熱面積達1600萬平方米,“解決了小店區居民集中供熱的需求,對于我市推進集中供熱全覆蓋,效果明顯。”
太原熱力公司負責人表示,小店熱源廠是重要的集中供熱熱源,實施擴建符合太原市集中供熱專業規劃,可大大緩解小店區熱源緊張的局面,“工程總投資8.9億元,計劃安裝6臺高溫熱水鍋爐。”
庭院管網夏季維修應強化
對于整個供暖系統而言,無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整個系統造成破壞。據了解,近幾年來,影響冬季供熱的主要因素除電廠供熱參數波動外,70%—80%的問題是由于用戶庭院管網老化嚴重、檢修不到位所致,不僅經常造成局部用戶的停供,而且浪費大量能源,成為用戶投訴的主要原因。對此,太原熱力公司負責人建議,供暖結束后,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可根據《太原市供熱管理條例》,將各單位、各小區庭院管網的維修、改造作為督察重點,進一步予以強化。
除上述原因外,太原供熱成本嚴重倒掛、新建項目籌資難、工程項目手續繁瑣等因素,也是太原集中供熱全覆蓋的“攔路虎”。
“工程項目手續繁瑣,是擺在公司面前最迫切的難題。”太原市熱力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相對于其他工程而言,集中供熱工程建設尤以時效性最強。因此,希望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可以簡化集中供熱項目的審批手續,開辟綠色通道,從而通過各方努力,早日實現太原集中供熱全覆蓋。趙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