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5月8日訊 (YMG記者侯召溪)近日,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對外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我國未來綠色建筑的發展目標,明確到2020年,
我國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記者昨天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了解到,煙臺也正在大力推進綠色建筑,計劃今年上半年出臺《關于發展綠色建筑的意見》,年內啟動實施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對全市約2萬余套老房子實施節能改造。
“推行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這些年我們煙臺一直在做。”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鄒長清介紹,2006年1月1日起實施的《煙臺市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明確要求,住宅開發項目在市政府批準后,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針對該項目的實際情況,事先提出開發建設意見,特別是圍繞“四節”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提出相關經濟、技術要求,經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會簽后,作為土地出讓文件的主要內容進行公開出讓,確定開發單位。
今年上半年,煙臺還將出臺《關于發展綠色建筑的意見》,成立煙臺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協會,嚴格落實“四節一環保”要求,切實提高建筑品質檔次。以國有投資工程和大型房地產開發項目為突破口,啟動實施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力爭年內有10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星級標識。
“今年,我們已組織招遠、萊州、龍口、蓬萊、長島、萊陽、棲霞等7個縣市打包申請全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連片示范區,并制定出臺扶持政策,跟蹤落實示范項目,全面提升建筑應用水平。”鄒長清說。
煙臺于2010年下發的《關于加快太陽能成套技術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中指出,煙臺市縣城以上城市規劃區內新(改、擴)建的12 層及以下住宅建筑(包括別墅),必須應用太陽能熱水器;新建12層以上高層住宅建筑,太陽能熱水器應用比例要達到總戶數的50%以上。今年,全市將推廣太陽能一體化建筑應用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地(水)源熱泵建筑應用面積50萬平方米以上。
新建筑要綠色環保,老建筑則有序實施節能改造。2009年起,煙臺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萊山區海天名人廣場和萬光觀海花園是煙臺市首批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試點項目。至2010年,煙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共完成改造面積180.4萬平方米,涉及45個項目,約2.6萬戶余戶居民的住房實現了冬暖夏涼。
今年,煙臺將編制全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三年計劃,落實改造區域和具體項目,明確改造內容和實施主體 。年內,全市要完成約194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折合成住宅約2萬余套。其中芝罘區4萬平方米、萊山區38萬平方米、開發區9萬平方米、福山區15萬平方米、高新區1.5萬平方米,牟平區6萬平方米。具體項目近期有望公布。
同時,煙臺將建立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信息和能耗統計報表制度,上半年確定年度能源審計、能耗統計、能源監測平臺名單,開展監測試點能耗基本信息統計工作,年底前市級建成公共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開展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年內完成改造面積50萬平方米以上。以山東工商學院為試點,探索開展節約型校園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