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5日16時50分許,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郭溪街道郭南村鋁鎖加工廠發生粉塵爆燃,5間廠房坍塌并起火,導致13人死亡,緊急搶救出29名受傷人員,并當即送醫院救治。經甌海區政府初步查明,這是一家拋光加工五金鎖具的無證、“三合一”家庭作坊,發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在操作拋光時,拋光機迸出的火星引爆車間內濃烈的粉塵而產生劇烈爆炸。目前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近年來,鍋爐爆炸的事故時有發生,每次事故都伴隨著相應的人員傷亡,造成很大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這不得不引起社會的關注。
其實,之所以關注鍋爐爆炸事故,主要是由于鍋爐爆炸會造成重大的危害,給公民人身和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具體來說,鍋爐壓力容器爆炸造成的危害主要可分為三種,第一是爆炸沖擊波的危害。鍋爐壓力容器內的介質一般是具有較高壓力的氣體、液化氣體或高溫液體,承壓部件一旦破裂,介質即泄壓膨脹或瞬時汽(氣〕化,瞬間釋放出很大的能量.其中,85%的能量用以產生沖擊波,向周圍快速傳播.破壞設備、建筑物,危及人身安全。第二是爆炸碎片的危害。鍋護壓力容器破裂時,飛出的部件或爆炸碎片會擊穿或損壞其他設備或建筑,有時會直接傷人。第三是泄漏介質的危害。壓力容器爆炸或泄漏,容器內易燃易爆介質外逸,與空氣混合,可能產生二次爆炸或釀成火災等等。
為了更好的預防鍋爐爆炸,首先讓我們先來探討一下鍋爐爆炸的原因:
第一是鍋爐質量問題。有些制造廠商在鍋爐制造時不按照國家規定選用規定板材,而是為降低成本選用劣質鋼材,嚴重影響鍋爐質量,埋下重大安全隱患。或是在焊接工作中任用無證人員根本達不到應有的焊接技術水平或是有證人員馬虎作業,不認真負責,為事故爆發埋下伏筆等等。
第二是違規操作。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鍋爐使用者由于法律意思比較淡薄,根本不知道需要雇傭需要持有特種作業人員證的人來操作管理鍋爐,同時操作者可能也不知道操作鍋爐需要進行培訓考試取得資格證才能進行作業。或是為了降低成本,故意雇傭無證人員作業。而大部分無證人員根本不具備操作管理鍋爐的相關知識,造成經常性的違規操作,最終誘發鍋爐爆炸事故。
如何才能預防鍋爐爆炸事故的發生呢?
首先應選購質量好的鍋爐。使用者在購買時,應選用有國家鍋爐制造資質的廠商生產的鍋爐,最好多調研幾家生產企業,購買聲譽好的正規廠家的鍋爐。
其次是持證上崗,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加強對設備的管理和檢查。例如新建、大修、改造后的鍋爐,未經檢驗部門檢驗合格,不得任意開火使用;防止安全閥失靈,定期作手提排汽試驗,保持安全閥靈敏可靠;鍋爐運行時應定期吹洗壓力表,保持正確指示鍋爐內的壓力,并定期測試校準;水位表應當每班沖洗,并測試所顯示的水位是否正常,防止旋塞及連通管堵塞;定期打開鍋爐,檢查內部的水垢;及時開啟排污閥排油;對內部腐蝕,應采用水處理辦法,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對外部腐蝕,應當從維護保養,涂防銹油漆及保持環境通風、干燥著手。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防止鍋爐水位驟升;避免鍋爐滿水、吊水、汽水共騰等情況發生等等。
再次,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管。鍋爐屬于特種設備,一旦發生事故就會造成很大損失,因此政府應加大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的力度。不僅要對鍋爐登記,做到心中有數,方便日常檢查和抽查,還要加強對特種設備安全監督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特種設備安全法規知識和監管法規、技巧,提高其排查安全隱患的能力。同時也應創新監管理念,提高監管效能。另一方面,應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問題無小事的觀念,嚴處違規違法行為,同時查明原因,找到對策,消除安全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