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熱計量表種類繁多,質量也參差不齊,一個熱計量表有的只賣幾百元,有的價格達到數千甚至上萬元。而且售后服務無法得到保證,很多都無法按計量收費。對于安裝了熱計量表卻按面積收費的原因,除了熱計量表質量問題之外,還和沒有安裝樓棟表有關,沒有樓棟表,如何分攤熱費市民意見難統一。
如今熱計量表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日常管理處于真空狀態。烏魯木齊一家熱計量表公司的負責人說,推廣熱計量的一個重要保證就是做好熱計量表售后服務工作。但熱計量表市場比較混亂,個別公司低價中標后,就只負責安裝熱計量表不管售后服務。另外,一旦發生丟失、人為惡意損壞由誰來承擔責任,這都需要政府有關部門作出明確界定。
有業內人士反映,部分安裝的熱計量表沒有按計量收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開發商安裝的熱計量表質量良莠不齊,有的質量根本不過關。部分開發商拒絕供熱企業參與計量器具的選購,而供熱單位以沒有介入計量器具的選型、采購、安裝為由,不完成計量裝置的接收工作。
新疆兆龍卡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益東說,這一點兒需要政府明確,相關部門應該在技術、質量上對計量表把關,加強熱計量表市場的監管力度。最好把符合國家規定而且有質檢部門檢測的熱計量表列一個目錄,好讓開發商在選購熱計量表時有個依據。安裝后,最好有專業的部門對熱計量表進行驗收。除此之外,熱計量表的安裝、維修、檢定及檢定費用誰來掏這一系列環節目前都亟待完善。
筆者感言:前些年很多地方因為是由房地產開發商負責熱量表的采購、安裝,而因為不用對后期供熱質量負責,所以開發商們在選表的時候基本上是誰便宜選誰,因材造成很多所謂的熱計量項目實際就是形象工程,不僅傷害了熱用戶的信心,也為供熱公司的后續工作帶來很多麻煩,同時還打擊了熱量表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去年開始,而多省市已經陸續的調整了政策,將熱量表的安裝、采購等交由供熱公司負責(比如濟南的《關于推進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要求,開發建設單位必須按規定繳納供熱計量裝置采購和安裝費用,否則不予辦理規劃、施工許可)相信這樣將有利于熱量表的合理化競爭和行業發展!相信熱計量儀器儀表的春天已經開始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