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舉辦奧運會,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百年企盼,是全國的一件大事。為把北京奧運會辦成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體育盛會,中國政府提出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科技作為實踐北京奧運三大理念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手段,發揮著關鍵作用。
國防科技工業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創新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擁有一大批從事科研開發的研究機構和國家級重點試驗室,每年產生大量可以民用的高新技術成果。將這些成果推廣應用到奧運建設中,是國防科技工業義不容辭的職責。六年來,國防科工委高度重視,張云川主任等多位委領導親自關注,多次給予重要指示,有力地推進了國防科技工業參與北京奧運建設工作。政府精心組織,全行業積極行動,以服務奧運建設為重點,從政策引導到統籌規劃,從計劃支持到主體實施,從資金投入到典型示范,全面展示國防科技創新能力,培育新興產業,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北京奧運會成為展示高新技術的舞臺
現代奧運不僅是體育成績的比拼,更是科技綜合實力的全面較量。回眸近幾屆奧運會,各承辦方都展示和采用了最好的科技成果。國防科工委充分利用奧運契機,加強與北京市的科技合作,宏觀調控行業科技資源,開辟綠色通道,引導鼓勵全行業參與,將國防科技成果推向奧運建設主戰場。據不完全統計,有近30項重大科技成果成功登上了奧運舞臺。
2001年,在國防科工委與北京市科技合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明確提出將共同實施“奧運科技2008行動計劃”作為今后合作的重點,制訂工作計劃,搭建服務平臺,實施重點項目,發揮國防科技優勢,全面推動軍工單位參與奧運建設。射擊是我國參加歷屆奧運會奪取金牌最多的比賽項目之一,然而中國射擊隊這支戰績赫赫的隊伍在國內國際重大比賽中使用的幾乎都是進口槍、彈,國產槍、彈由于存在精度低、單發跳動大、拋殼不正常、故障率高等隱患一直難以勝任。面對這種局面,國防科工委支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研制用于北京奧運會比賽用的運動槍、彈,研究生產出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合格產品。產品擁有3項發明專利,技術指標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并在2006年舉行的第15屆多哈亞運會上助中國射擊隊一舉奪得6枚金牌,為走入2008北京奧運射擊賽場做好了準備。
2002年以來,國防科工委加強了科技成果信息和技術需求信息的交流。先后組織召開了“奧運科技需求介紹會”、“參與北京奧運工程建設匯報會”等活動,組團參加了北京科博會等一系列大型展覽,在國防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網上開通了“科技奧運”專業頻道,組織編制并發布了《國防科技工業參與北京奧運建設項目冊》等信息資料,有針對性地推介了400余項技術成果,促成了一批科技成果進入奧運建設。中國船舶工業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型鋼結構、先進焊接等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完全能用于北京奧運大型場館建設中。通過參加各種推介活動,2005年,該公司在與多家競爭對手的較量中,成功獲得了北京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場“鳥巢”鋼結構工程的兩個重要標段合同,標志著軍工行業成功進入北京奧運會場館工程建設。
國防科技為辦好北京奧運會提供保障
奧運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場館、環保、交通、通訊、安全等諸多領域,需要強有力的技術作為支撐和保障。國防科工委通過計劃支持和市場引導相結合,發揮軍工單位的主體作用,利用獨有的技術優勢,將先進成熟的國防科技成果應用到奧運工程,保障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
北京奧運會火炬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是北京申辦奧運會時的莊嚴承諾,是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特有貢獻和火炬接力的最大亮點。奧運火炬在珠峰峰頂燃燒面臨著缺氧、低溫、低壓、強風等諸多問題,急需盡快攻克一批關鍵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充分發揮在燃燒技術方面的優勢,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承擔奧運珠峰火炬研制的單位。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奧運火炬采用了多項航天技術,在燃燒穩定性與外界環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目前,航天科技人員正在爭分奪秒,抓緊完成珠峰火炬的最后各項試驗工作,無論在陣風、大風、甚至達到每小時100公里的強風,以及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或是最低零下6攝氏度到最高45攝氏度的溫度條件下,火炬都能正常燃燒,將確保明年登頂成功。
準確的天氣預報和高質量的通信服務對奧運會舉辦,尤其是奧運會開、閉幕式至關重要,氣象衛星和通信衛星將發揮關鍵作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作為“風云二號”D氣象衛星、“鑫諾三號”通信衛星的承制單位,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先后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6月將主要服務于奧運的兩顆星發射成功并交付用戶使用。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遙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衛星的圖像定位技術被公認為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通信衛星容量大,安全性高。這兩顆星將為北京奧運氣象和通信保障體系等提供準確及時的服務。
安全問題已日漸成為辦好一屆奧運會的最重要標志。目前北京奧運安全問題主要有極端氣象災害、生命線系統事故、高技術事故、地下空間致災隱患和反恐防暴,其中反恐防暴是重中之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利用自身力量,研制生產了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的GA06式裝甲防暴車。該車根據北京市安全部門要求,在原有維和防暴車基礎上進行改裝,弱化了攻擊性,強調了和平狀態下的巡邏值守能力,增加了清障功能,能應用于奧運期間的值勤和處置突發事件,安全快速輸送人員、物資,追捕持槍罪犯和平息暴亂等,將為奧運會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奧運場館是奧運比賽正常進行的基礎,需要及時掌握其健康狀況。哈爾濱工業大學利用自身優勢,在國家有關計劃的支持下,開展了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健康監測研究,將先進的“水立方”鋼膜結構健康監測系統方案應用于仿水泡組合的全新結構體系中,在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此系統將重點對結構安全進行連續監測,為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提供技術支持。
抓住奧運機遇孕育新興產業
奧運會不僅是產生金牌的賽場,也是檢驗高科技產品的“試驗場”,可以引領形成新興產業。在“軍品為本,民品興業”的發展思路下,國防科工委鼓勵和支持軍工單位適應奧運需求,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培育新興產業。
2002年,國防科工委在相關計劃中支持中國原子能研究院開展爆炸物檢測系統研制工作,該裝置已順利通過了“2008年北京奧運防爆安檢裝備”專家組驗收,成為我國奧運建設中自主研發的極少數裝備之一,是核技術服務奧運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用于奧運安檢的首批招標裝備。爆炸物的檢測是世界關注的難題,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研究各種方法的爆炸物探測儀器和設備,是市場急需的高技術產品。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研制成功的爆炸物檢測裝置采用了目前最先進適用的爆炸物探測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大型會場、重大活動現場、機場進出口通道等安全檢測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并能夠迅速成長為一個新興的防爆安檢裝備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精工表等一大批產品之所以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服務奧運。如今由北京奧運需求牽引的運動槍彈產品實現了由低端向高端的結構調整,帶來了“三角牌”品牌的迅速提升,今年被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評選為2007年中國名牌產品,大大提高了民族品牌的知名度。目前,60多萬發“三角牌”運動彈已走出國門,出口韓國,同時多個國家的射擊隊對此表示出濃厚興趣。
科技助奧運,奧運促科技。六年來的實踐表明,國防科技工業已成為北京奧運建設的一支生力軍。國防科工委將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和支持國防科技工業參與奧運建設,為成功舉辦有特色、高水平的2008北京奧運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防科技工業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創新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擁有一大批從事科研開發的研究機構和國家級重點試驗室,每年產生大量可以民用的高新技術成果。將這些成果推廣應用到奧運建設中,是國防科技工業義不容辭的職責。六年來,國防科工委高度重視,張云川主任等多位委領導親自關注,多次給予重要指示,有力地推進了國防科技工業參與北京奧運建設工作。政府精心組織,全行業積極行動,以服務奧運建設為重點,從政策引導到統籌規劃,從計劃支持到主體實施,從資金投入到典型示范,全面展示國防科技創新能力,培育新興產業,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北京奧運會成為展示高新技術的舞臺
現代奧運不僅是體育成績的比拼,更是科技綜合實力的全面較量。回眸近幾屆奧運會,各承辦方都展示和采用了最好的科技成果。國防科工委充分利用奧運契機,加強與北京市的科技合作,宏觀調控行業科技資源,開辟綠色通道,引導鼓勵全行業參與,將國防科技成果推向奧運建設主戰場。據不完全統計,有近30項重大科技成果成功登上了奧運舞臺。
2001年,在國防科工委與北京市科技合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明確提出將共同實施“奧運科技2008行動計劃”作為今后合作的重點,制訂工作計劃,搭建服務平臺,實施重點項目,發揮國防科技優勢,全面推動軍工單位參與奧運建設。射擊是我國參加歷屆奧運會奪取金牌最多的比賽項目之一,然而中國射擊隊這支戰績赫赫的隊伍在國內國際重大比賽中使用的幾乎都是進口槍、彈,國產槍、彈由于存在精度低、單發跳動大、拋殼不正常、故障率高等隱患一直難以勝任。面對這種局面,國防科工委支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研制用于北京奧運會比賽用的運動槍、彈,研究生產出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合格產品。產品擁有3項發明專利,技術指標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并在2006年舉行的第15屆多哈亞運會上助中國射擊隊一舉奪得6枚金牌,為走入2008北京奧運射擊賽場做好了準備。
2002年以來,國防科工委加強了科技成果信息和技術需求信息的交流。先后組織召開了“奧運科技需求介紹會”、“參與北京奧運工程建設匯報會”等活動,組團參加了北京科博會等一系列大型展覽,在國防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網上開通了“科技奧運”專業頻道,組織編制并發布了《國防科技工業參與北京奧運建設項目冊》等信息資料,有針對性地推介了400余項技術成果,促成了一批科技成果進入奧運建設。中國船舶工業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型鋼結構、先進焊接等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完全能用于北京奧運大型場館建設中。通過參加各種推介活動,2005年,該公司在與多家競爭對手的較量中,成功獲得了北京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場“鳥巢”鋼結構工程的兩個重要標段合同,標志著軍工行業成功進入北京奧運會場館工程建設。
國防科技為辦好北京奧運會提供保障
奧運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場館、環保、交通、通訊、安全等諸多領域,需要強有力的技術作為支撐和保障。國防科工委通過計劃支持和市場引導相結合,發揮軍工單位的主體作用,利用獨有的技術優勢,將先進成熟的國防科技成果應用到奧運工程,保障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
北京奧運會火炬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是北京申辦奧運會時的莊嚴承諾,是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特有貢獻和火炬接力的最大亮點。奧運火炬在珠峰峰頂燃燒面臨著缺氧、低溫、低壓、強風等諸多問題,急需盡快攻克一批關鍵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充分發揮在燃燒技術方面的優勢,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承擔奧運珠峰火炬研制的單位。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奧運火炬采用了多項航天技術,在燃燒穩定性與外界環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目前,航天科技人員正在爭分奪秒,抓緊完成珠峰火炬的最后各項試驗工作,無論在陣風、大風、甚至達到每小時100公里的強風,以及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或是最低零下6攝氏度到最高45攝氏度的溫度條件下,火炬都能正常燃燒,將確保明年登頂成功。
準確的天氣預報和高質量的通信服務對奧運會舉辦,尤其是奧運會開、閉幕式至關重要,氣象衛星和通信衛星將發揮關鍵作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作為“風云二號”D氣象衛星、“鑫諾三號”通信衛星的承制單位,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先后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6月將主要服務于奧運的兩顆星發射成功并交付用戶使用。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遙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衛星的圖像定位技術被公認為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通信衛星容量大,安全性高。這兩顆星將為北京奧運氣象和通信保障體系等提供準確及時的服務。
安全問題已日漸成為辦好一屆奧運會的最重要標志。目前北京奧運安全問題主要有極端氣象災害、生命線系統事故、高技術事故、地下空間致災隱患和反恐防暴,其中反恐防暴是重中之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利用自身力量,研制生產了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的GA06式裝甲防暴車。該車根據北京市安全部門要求,在原有維和防暴車基礎上進行改裝,弱化了攻擊性,強調了和平狀態下的巡邏值守能力,增加了清障功能,能應用于奧運期間的值勤和處置突發事件,安全快速輸送人員、物資,追捕持槍罪犯和平息暴亂等,將為奧運會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奧運場館是奧運比賽正常進行的基礎,需要及時掌握其健康狀況。哈爾濱工業大學利用自身優勢,在國家有關計劃的支持下,開展了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健康監測研究,將先進的“水立方”鋼膜結構健康監測系統方案應用于仿水泡組合的全新結構體系中,在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此系統將重點對結構安全進行連續監測,為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提供技術支持。
抓住奧運機遇孕育新興產業
奧運會不僅是產生金牌的賽場,也是檢驗高科技產品的“試驗場”,可以引領形成新興產業。在“軍品為本,民品興業”的發展思路下,國防科工委鼓勵和支持軍工單位適應奧運需求,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培育新興產業。
2002年,國防科工委在相關計劃中支持中國原子能研究院開展爆炸物檢測系統研制工作,該裝置已順利通過了“2008年北京奧運防爆安檢裝備”專家組驗收,成為我國奧運建設中自主研發的極少數裝備之一,是核技術服務奧運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用于奧運安檢的首批招標裝備。爆炸物的檢測是世界關注的難題,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研究各種方法的爆炸物探測儀器和設備,是市場急需的高技術產品。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研制成功的爆炸物檢測裝置采用了目前最先進適用的爆炸物探測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大型會場、重大活動現場、機場進出口通道等安全檢測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并能夠迅速成長為一個新興的防爆安檢裝備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精工表等一大批產品之所以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服務奧運。如今由北京奧運需求牽引的運動槍彈產品實現了由低端向高端的結構調整,帶來了“三角牌”品牌的迅速提升,今年被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評選為2007年中國名牌產品,大大提高了民族品牌的知名度。目前,60多萬發“三角牌”運動彈已走出國門,出口韓國,同時多個國家的射擊隊對此表示出濃厚興趣。
科技助奧運,奧運促科技。六年來的實踐表明,國防科技工業已成為北京奧運建設的一支生力軍。國防科工委將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和支持國防科技工業參與奧運建設,為成功舉辦有特色、高水平的2008北京奧運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