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通州區已經配設了采通線天然氣管線35公里、群芳南街等管線20公里,天然氣入戶7萬余戶,液化天然氣西集燃氣調壓站基本竣工并具備送氣條件。全區所有鄉鎮中心區明年將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氣。
在治理機動車污染方面,從明年起,通州區將擴大外埠車輛的限行范圍和時間,凡進入六環路內的外埠車輛必須辦理進行證,且高峰時段不得進入通州城區。六環路及新城規劃范圍內全面禁止黃標車通行。到2015年底前淘汰全部黃標車,目前,貨運車輛黃標車已經全部淘汰。
此外,通州區明年還將再投入300輛電動出租車、6000輛公租自行車、新增24部郊區客運清潔能源車輛。在2017年底前,對全區12家5000噸以上加油站和運河核心區全部加油站安裝油氣回收在線監控。每年抽查63萬輛次以上機動車,重點檢查夜間行駛的柴油貨運車和渣土車。
工業污染減排方面,岳鵬介紹說,從2014年起,通州區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等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全方位禁批未通過環境審查的項目。
嚴格執行污染物“減二増一”的削減量替代審批規定,對未完成減排任務的區域和行業進行限批。通州區還將實施嚴于國家和北京市標準的企業退出指導目錄,加快退出建材、化工、鑄造等行業的污染企業,到2016年底至少退出157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