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鐵西區云峰街虹橋路的新湖·中國印象小區采訪了解到,為了給全市試點供熱計量收費提供研究數據,本采暖期這里18棟樓的1177戶居民率先試驗供熱按表收費。
安表計量 用熱多少一目了然
當天13時30分左右,記者在小區4號樓2單元1樓走廊的一個熱網箱內,看到一塊熱計量表上顯示的當前用熱量是16382.1千瓦時。“一家一塊表,用多少熱一目了然。”住在1樓1號的楊女士告訴記者。
去年采暖期前,沈陽第三熱力供暖有限公司在小區供熱管線上安裝了熱計量表,并簽訂了《沈陽市居民住宅供熱計量試點補充協議》。這份協議是《供熱合同》示范文本的補充內容,供熱計量收費統計時間為2013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3月31日。
制定標準 99.29千瓦時/平方米
那么,究竟如何計算居民家中的用熱量?根據《沈陽市居民住宅供熱計量試點補充協議》規定,基本用熱量為99.29千瓦時/平方米。以楊女士家為例,她家的面積是113平方米,基本用熱量就是99.29千瓦時/平方米×113平方米=11219.77千瓦時
協議還規定,節省用熱量計算=基本用熱量(千瓦時/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實際用熱量(千瓦時)。按此計算,楊女士家的用熱量已經超出了5162.33千瓦時。
優惠政策 實行“多退少不補”
“為了鼓勵居民配合支持試驗,供暖公司并沒有動真格的,還制定了優惠政策,收費實行‘多退少不補’。”楊女士告訴記者。
根據試點協議規定,作為甲方的供暖公司將在今年4月15日前,告知用熱戶本采暖運行期實際用熱量,用熱戶如有異議,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0日內提出復核申請,供暖公司應對作為參考計量數據的熱量表數值進行復核。而從5月10日起,供暖公司將計算節省用熱量與退費額度,并與用熱戶進行結算,供熱計量收費實行“多退少不補”。就是說,計量收費比面積收費高的,不用居民補差價;低于面積收費的,供熱單位會退還差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