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正在四處找房搬家的陳芳聽到這個消息,也露出了淡淡的欣喜之情,至少這個冬天她不會再生凍瘡了。
陳芳所在的烏魯木齊天山區多斯魯克社區多斯魯克路71號院,由兩棟36戶背靠背的兩層公房組成,目前一共住著110名各族居民。
71號院里的房間最小15平方米,最大20余平方米,是烏魯木齊市房產局1956年建設的,建成時就沒有下水和暖氣、天然氣。
1991年該公房被翻新成兩層樓房,如今屬國資企業烏魯木齊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管理。
沿著不足一米的巷道,記者來到陳芳家的房子,這間15平方米的房間被隔成了兩間,里面是臥室,外面是廚房兼雜貨間,只有兩扇窗戶的房間白天開著燈,門前由炭房改成的廁所散發著異味。
這樣的房子,陳芳一家四口就在這住了23年,隨著四周高樓不斷建成,她覺得自己家成了“孤島”。
家里沒有下水、沒有廁所,四周高樓大廈擋住了院落的陽光。最讓陳芳難受的是冬天,沒有暖氣也沒外墻保溫的樓房相當冷,雖然有火墻,但每年冬天她都會生凍瘡。
多斯魯克社區和市檢察院下派社區的“三民”工作組曾努力協調各部門,要將該院落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或更換房源。
烏魯木齊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相關科室工作人員魯濤介紹,由于該院屬國有資產,只有納入市委市政府的“棚戶區”規劃才能實現棚改,而公司目前也沒有可供更換的房源。目前,他們會力爭年內解決該院落暖氣入戶和外墻保溫問題。
據了解,公房主要指直管公房或房屋產權屬企事業單位所有的房產,承租戶大多數是住房制度改革之前由房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根據原有的政策規定調劑安排入住的,與現有公租房安排的特定對象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