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炎熱的夏季逐漸過去,一些未雨綢繆的市民已經開始關心起小區的供暖來了。家住西安市梨園路“金業·觀湖大第”小區的業主們就因為一件事發了愁,購房合同上明明寫著市政供暖,小區卻又建起了鍋爐房,這讓業主們紛紛開始擔心自家小區的供暖在今年冬天是否能如期而至。
膽大
未與業主協商 開發商自作主張修鍋爐房
最近,該小區正在3號樓北側進行一項建設施工,而絕大多數小區業主并不知道已經基本完工的小區又在修建什么設施。經過對施工人員的詢問才得知,原來開發商要建一座天然氣鍋爐房。而令業主們驚訝的是,當初在購房合同中,開發商承諾給業主的采暖系統是“市政供熱,地輻熱采暖”,現在卻為何要修建鍋爐房呢?
市政供暖又叫城市集中供熱,由城市集中供熱熱源向熱用戶輸送和分配供熱介質,稱之為城市集中供熱,簡單來說就是由一個大的供熱公司向各個單位或生活小區集體供熱系統,以此減少占地面積,降低了大氣污染,節約了能源。而天然氣鍋爐供暖與集中供暖相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供暖效果得不到保證,而且鍋爐房的建設也占據了業主們的生活空間。
扯皮
開發商稱附近無供熱管道 熱力公司回應未收到申請
一些業主表示,當初購房時就是沖著集中供暖才選擇了這個小區,而如今在完全沒有與業主協商的情況下,就自作主張將集中供熱取消并改為由小區燒天然氣鍋爐供熱,對這一舉動,大家實在不能接受。
就此問題業主們立刻推選代表與開發商進行協調,而開發商給出的答復是,該小區附近并未鋪設熱力公司供熱管道。但記者在主管此小區供熱的西安西聯供熱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小區此前并未上交供熱申請。
推脫
今冬到底如何供暖 物業表示并不知情
就這一問題,記者向小區物業公司——西安永坤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了解了情況,該公司負責人張女士稱:“物業對于小區是否正在進行鍋爐房的建設并不知情,這些都是由開發商負責的。”
對此說法,業主們紛紛表示并不認同。據業主張先生講述,本月15號小區開始進行鍋爐房建設的施工,隨后某天然氣鍋爐廠商代表被邀請進入小區,在小區廣場上對天然氣鍋爐的功能進行了宣講介紹,作為小區管理者的物業公司很難在這種情況下做到完全不知情。
訴求
只求履行《購房合同書》承諾 給大家一個答復
隨后,記者對小區與開發商——陜西小白楊實業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蘆劍峰進行了電話連線,并請其來到小區現場,與業主們進行面對面協商交流。蘆稱,目前小區鍋爐房的建設已經全部停工,天然氣爐訂單也已退訂,與熱力公司簽訂供熱合同的相關事務也由其本人負責辦理。但鑒于熱力公司實現統一供熱還需完成通入小區管道的相關施工,因此他本人并不能保證今年在供暖期是否能如期進行統一供暖。
業主們表示,只要開發商能履行合同條款,對于施工帶來供熱時間上的影響能予以諒解。
律師
欺騙性違約業主可索賠 客觀原因建議簽《補充協議》
針對這一現象,記者咨詢了陜西法智律師事務所的李耀軍律師。李律師介紹,如果在《購房合同書》上寫明采用市政供暖而實際上沒有兌現時,開發商已經客觀上造成了違約行為。
“如果是開發商壓根沒打算接通市政供暖而是打算自己修鍋爐房,這就屬于性質較為嚴重的欺騙性違約,業主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追究其他責任。”李律師說。
李律師介紹,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由于天然氣管道鋪設、基礎設施不到位等客觀原因導致小區無法按照合同約定時間接入市政供暖,自備鍋爐房只是過渡使用,雖然這種情況同樣也屬于違約行為,但開發商應主動向業主解釋,加強溝通,明確恢復市政供暖的時間表。
鑒于自主供暖費用一般均高于市政供暖,針對該小區的具體情況,李律師建議,開發商最好與業主簽訂《補充協議》,明確規定使用鍋爐房供暖的具體時間,并按照市政供暖收取費用,其余部分由開發商承擔。 (記者 馬磊 實習生 李軻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