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熱直接利用:以地源熱泵為主,長期千億藍海
1.地熱直接利用以地源熱泵為主。至2020/2030/2050年全球地熱直接利用設備能力將分別為2010年的3/8/16倍。地源熱泵占直接利用比例在70%,至2020/2030/2050年世界地源熱泵規模為現狀的3/9/17倍。
2.對標國外,我國地源熱泵長期千億藍海。近6年我國地源熱泵應用面積復合增長率44%,占直接利用比為38.5%,與國外均值(70%)相比有較大上升空間。預測到2015/2020/2030/2050年我國地源熱泵應用面積將分別達到5/8/16/40億平方米,新增投資額650/750/1600/2880億元。
3.利好政策出現,即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目前我國地源熱泵技術基本成熟,激勵政策是驅動地源熱泵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們認為隨著各省(區、市)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的逐步出臺(能源局要求2014年12月底前上報),我國地源熱泵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二)地熱發電:一低一高是我國地熱發電發展方向
1.2014年至2020年全球年均裝機容量是目前4倍。截至2013年底,世界地熱發電總裝機容量1.2萬MW,新增530MW。預測至2020/2030/2050年,全球地熱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59//5.1//15萬MW,GAGR為6.02%,按此測算2014-2020年年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為2000MW以上。
2.我國地熱裝機容量“十二五”末達到100MW。我國目前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僅為27MW,按照政府目標,到2015年地熱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0MW。
3.地熱發電關注“一高一低。我國地熱發電的推廣剛剛起步,進入快速增長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期來看,低溫地熱發電以及油氣地熱聯合發電將先行啟動,從長遠來看,增強型地熱發電具有更大發展潛力。
4.我國干熱巖儲量是現消耗能源的4400倍:汪集旸院士團隊測算,中國大陸3km-10km深處干熱巖資源總計為20.9×106EJ,按2%的可開采資源量計算,相當于中國大陸2010年能源消耗總量的4400倍。
從A股投資標的來看,與地熱相關標的都是設備公司,且現在處于主題投資階段,國外公司發展經歷表明,地熱設備公司大多數轉型為地熱能源開采經營+地熱設備公司,成為地熱產業的經營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