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達爾凱陽光(哈爾濱)熱電公司儲煤場看到,一臺大型裝載車在小山一樣的煤堆上整理新運來的煤。在煤場四周,工人在挖地基,準備建煤場圍墻。“這是我們的臨時煤場,已經用了3年多了,你看,對面正在建的是封閉式儲煤場,將來鐵路專用線建成后,就可以使用了。這里正在建一座18米高的圍墻,遮擋漂浮的煤灰。”負責煤炭儲運的郭耀華經理告訴記者。他們每年從6月初開始儲煤,目前已經儲煤34萬噸,達到年用量的一半。
像達爾凱公司一樣,哈爾濱捷能熱力電站公司、哈爾濱開發區供熱公司等都早早地開始儲煤。捷能公司已經儲煤30萬噸,儲煤量過半,而開發區供熱公司每年10多萬噸的燃煤已全部運進儲煤場。
“必須早做準備,誰敢到八、九月才儲煤?一是早儲煤,價格低,到九、十月份,一噸煤比現在貴好幾十塊錢呢。更重要的是早儲備放心,家中有“糧”,心里不慌嘛。”開發區供熱公司經理陳建軍說。
據了解,這些大型供熱公司最關心的是建設鐵路專用線和專用儲煤場,有了這兩樣,每年就可以不用儲備這么多的煤,到供熱時儲備1/3就可以了。因為鐵路專用線使用火車運輸,一次運輸量大,不像現在使用汽運,不但成本高,而且動用汽車量又大,污染嚴重。現在,由于污染問題,他們只能晚上往煤場運煤,白天對煤場進行維護。
“有時煤多,到早晨還有運煤汽車排成大隊在煤場卸煤。”捷能公司經理助理王本興告訴記者。他說,公司的鐵路專用線正在申請,馬上就能批下來,公司先期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待批文下來,馬上就動工建設,明年就能使用鐵路專用線運煤了。
有關冬季儲煤,哈爾濱市規定,到供熱開始前,供熱公司必須儲煤達到一個供熱期總用煤量的70%,以保證冬季供熱燃煤安全。采訪中,供熱公司負責人都認為,冬季供熱儲煤是大事,他們都早早和煤礦、鐵路部門簽好用煤和運輸合同,保證到時能把煤運進煤場。因此,每年供熱一結束,他們立即行動起來,把煤場儲滿,做到冬季供熱“糧草”充足。(編輯:李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