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津天堿廠區的搬遷,核心區4萬戶居民的冬季供暖問題該如何解決?昨日(8月31日)記者獲悉,天堿供熱替代項目已于今年5月份啟動,目前,各項工程進展順利,2014冬季市民家中可正常供熱。
據悉,該項目是以北塘熱電廠為熱源,替代天津堿廠的原自備熱源,將新建配套供熱管網主干線近15公里,將熱源從北塘地區輸送到天津濱海新區的核心區,并將對天堿原供熱區域內部的供熱系統進行改造。
專業人士介紹,熱電供熱的原理是依靠發電廠發電后的汽輪機蒸汽向用戶供熱,由于是熱電聯產的方式,所以蒸汽沒有冷卻損失,熱效率將提高到85%以上,既節省了能源又改善了環境。
據項目運行方能源集團濱海熱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的供熱管網工程沿線涉及要穿越北環鐵路、塘漢路、天祥路、東江路、第九大街高架橋、魚塘、民房拆遷等10余個節點,還涉及破綠破路等施工近10公里,施工時間緊、難度大,由于北塘熱電廠首年運行,供熱準備的相關工作復雜艱巨,待管網敷設完成后,熱源及管網運行工況復雜、管網熱力平衡調試、供熱調度等工作也面臨挑戰。
日前,記者在北環鐵路與塘漢路交口處看到,作為天堿供熱替代項目重要節點的頂管穿越鐵路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現場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北環鐵路是塘沽重要的貨運鐵路,由于要穿越鐵路,工程技術難點多,也是整個天堿項目的關鍵點。施工于8月20日進場,為確保工程進度,現場采取24小時施工,加大安全檢查力度,做到人歇機不歇,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確保在9月30日前完成該標段施工任務。”(記者 張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