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報訊 (記者魏紅萍 通訊員格麗曼報道)9月1日,由烏魯木齊市建委組織編制的《電熱膜供暖技術規程》正式發布施行,今后供暖方式漸趨于多元化,該規程的發布為烏魯木齊電熱膜供暖提供了有力依據,同時標志著新疆電熱膜供暖行業從此步入規范化設計、標準化施工的良性軌道。
據介紹,為進一步完善烏市電熱采暖標準體系,做好電熱膜供暖技術的應用,指導工程設計和施工,從2013年起,烏市建委就開始組織編制《電熱膜供暖技術規程》。該規程作為國家《低溫輻射電熱膜采暖系統應用技術規程》的補充,結合新疆地區的氣候特點和示范項目工程實踐,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設計、材料、施工及質量驗收等內容。同時,在國家規程的基礎上,對間歇附加系數、溫控器選型及集中控制系統應用范圍提出了明確要求,針對性及可操作性更強。
結合供熱能源結構調整工作的實施,烏市同步開展了電熱采暖建筑應用工作。截至目前,烏市已在天然氣不能滿足供應且電網容量滿足要求的區域內,建成了68萬平方米以學校等公共建筑為主的電熱采暖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其中,電熱膜技術應用示范項目3個,共2.56萬平方米。經對所有電熱采暖示范項目的跟蹤測試,一個采暖期平均運行費用約為16.2元/平方米,可節約天然氣1011萬立方米/年,節省燃氣費用1385.07萬元/年,減排氮氧化物57.8噸/年,運行效果及節能環保效益良好。
電熱采暖技術因具有精確的控制方式及充分利用自由熱等優勢,可實現供暖的經濟運行。作為天然氣供暖的補充,電熱采暖為烏市冬季供暖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