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增五個小區實行供暖熱計量收費。記者了解到,去年東營也有不少小區加入供暖熱計量的行列中,運行一年的情況如何,能夠給今年新實行熱計量的小區提供哪些經驗,帶著諸多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調節閥門,過了暖冬省了錢
“去年開始我們小區就實行了供暖熱計量。”10日,家住遼河小區的王女士說,上個采暖季,她按照每平方米24元的價格交納了取暖費,83平方米的房子交了不到兩千元錢。因為家人平時在臥室的時間比較長,白天又上班,于是王女士試著把客廳和衛生間的熱計量閥門適當調小,把每個臥室的閥門適當調大。
王女士說:“房子保溫挺好的,墻體厚,又是雙層玻璃,如果閥門都開著,室溫反倒太高不舒服。”這樣,在家里,她只需要穿一層單衣單褲也不覺得冷了。
今年剛入夏,聽說熱計量使用情況公示了,王女士趕緊去看了看自己的。讓她沒想到的是,一個供暖季下來,她家一共省出了五百多元錢,這讓她喜出望外。“以前沒用過熱計量,不知道效果到底怎么樣。一冬下來沒想到能省這么多錢,又減少了熱量浪費,既節能又能讓百姓得實惠。”王女士說,使用熱計量一定要科學調節閥門,這樣就能保證過了暖冬還省錢。
1/3用戶,去年實現“多退”
今年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幾個小區開始熱計量收費,住在金水小區市民周先生對今年的“取暖新辦法”十分期待,“我覺得只要利用得好,肯定能省下一部分錢。對我們這種上班族來說,是個好事情。”
周先生的房子面積差不多120平方米,每年的取暖費接近3000元。“我一個月的工資夠交取暖費,之前一直是按面積收費,我們小兩口平常都上班,白天家里根本沒人,家里的暖氣片也一直熱著,這樣一冬天下來,浪費不少錢。前一年我們決定不要暖氣了,可回到家又受不了。”周先生說,“今年開發區供暖在我們小區實行熱計量收費,這樣正好解決了我的難處,以后白天家里沒人,我們就適當得調低溫度,這樣我們的取暖費降低了,也不浪費能源了。”
周先生的打算是有根據的,記者從東營經濟開發區供熱處獲悉,去年,他們在服務范圍內的幾個小區安裝了熱計量,經過調試觀察,有不少住戶用熱少了,實現了取暖費的“多退”。據了解,市供熱處去年實行熱計量的小區,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熱計量用戶供暖都省錢了,最終收到了供熱退費。
帶上房產證等證件,就能退暖費
記者從東營市供熱處了解到,其轄區內共有15個小區實行熱計量供暖,分別是安居工程的12個小區、遼河小區、麗晶國際小區、科達B區。其中科達B區是科達集團出資對小區進行的熱計量改造,其余14個小區是由市供熱處負責改造的。開發區在2013年對轄區內的部分小區、部分樓棟進行了熱計量改造,今年這些小區,如金水南區、金水北區、金鴻花園等小區將試運行用熱計量。據《關于調整居民住宅供熱計量價格的批復》中介紹,供熱計量價格仍采用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也就說,熱計量仍按照“多退少不補”的原則收費。
“具體的退費流程是,居民帶著房產證、房主身份證、農村信用社銀行卡到市供熱處客服大廳退費。租住的用戶也需要用房東的房產證進行退費。”東營市供熱處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沒有辦理退費手續,市供熱處將會把該費用退還到下一年的取暖費中。
另外,2009年取暖季,安泰南區首先試運行熱計量收費,隨著使用年數的增長,該小區中的部分熱計量表已不能正常使用,但它們都已超過2年的保修期。“市供熱處正在商議熱計量表損壞的維修方案。”市供熱處相關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