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市民孫阿姨和丈夫到南崗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辦理了復婚,結束了6年的“假離婚”。
“前些年因為單位只給男的報熱費,我倆6年前辦了離婚。”孫阿姨說,自己和丈夫都是快60歲的人了,兩人都在事業單位工作,工作都不錯,就是政策不“給力”,為了減輕經濟負擔才做出離婚的決定。“我倆感情一直很好,離婚也是不得已,想想也覺得臉紅,不敢告訴孩子。這幾年總覺得揣著離婚證過日子別扭,不是那么回事。今年全省新政出臺,熱費明補了,我們就趕緊復婚了。”
從今年供熱期起,黑龍江省省直在哈爾濱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崗正式職工、退養職工和離退休職工住房熱費補貼將由“暗補”變“明補”,而且實行一職一貼,雙職工男女雙方同等享受熱費補貼。
“明補”政策一出臺,哈爾濱市各民政部門又忙了起來。“往年一進供暖期,離婚的就特別多。今年這種政策性離婚的不見了,忙著復婚的多了。”哈爾濱市道里區民政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今年國家和省市購房、熱補等新政的出臺,僅道里區民政局前10個月就辦理復婚1118對,比去年全年增加一倍。南崗區民政局2013年全年復婚人數為1084對,而今年前10個月就達1162對,10月份結婚登記707對,復婚人數占206對,近30%。
盡管新政策已經實施,但仍有部分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的采暖費采取“暗補”的方式,先由個人向供熱企業交納,再到所在單位進行報銷。由于這種繳費方式不僅過程復雜繁瑣,而且容易形成“三角賬”,加上個別單位只給一方職工熱費,經常引發糾紛。
在哈爾濱某國企下屬單位工作的高女士今年剛結婚,由于單位有政策,“雙職工只給一方報銷熱費”,單位馬上停了她的熱費補貼。“我們單位有十幾對因為報銷熱費而離婚的,有些人是家里真的困難沒辦法,有的是家庭有多套房產想多報點,有些是跟政策賭氣,反正對生活沒什么影響。”高女士說,還有的同事花200元錢辦個假離婚證交到單位,“反正單位也不會查你是不是真的離婚。”
同樣是北方城市,長春市在2006年之前,也曾出現過“供暖式離婚”現象。從2006年冬季開始,吉林省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進供熱體制改革,職工熱費補貼全部由“暗補”變成“明補”,熱費補貼直接發放給職工個人,不論男女由居民向供熱單位繳納熱費,這個難解的社會問題才消失。
許多市民呼吁,熱費明補的腳步應該快一點。熱費“明補”后,補貼打入工資,部分單位拖欠職工熱費的情況將得到改善,供熱企業熱費陳欠的問題也將緩解,熱用戶和供熱企業的利益都將得到有效保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