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記者走進哈市供熱辦供熱指揮調度平臺。一進門,一塊大型電子顯示屏幕正顯示供熱企業的數據情況。大屏幕兩側是一排排電腦,工作人員在緊張地接聽居民的供熱投訴或咨詢。
哈爾濱市供熱指揮調度平臺主任李晚旭告訴記者,目前平臺運行正常。全市大型供熱企業幾乎都處于監控狀態。目前有哈爾濱捷能熱力公司、哈爾濱華能公司、哈爾濱熱力公司、哈爾濱第三發電廠熱力公司等9家大型供熱企業安裝了實時在線監控系統,實現了數據聯網,1.2億平方米的供熱面積處于實時監控狀態,超過了全市供熱面積的一半多。尚未入網的供熱企業正在積極安裝。
上午9點30分,在記者的要求下,工作人員打開了哈爾濱華能公司的供熱數據。該公司有三條一次管網供熱管線,分為南線、北線、道外線,其中南線供水溫度為102.13度,回水溫度為54.48度,運行指示燈為綠色,表示溫度為正常狀態。
二次管網的溫度怎樣呢?工作人員打開華能公司所有換熱站。記者選擇了安寧184號和松源30號兩個換熱站。安寧換熱站在屏幕上顯示供熱溫度為38.7度,回水溫度為33.82度,松源換熱站的供水溫度為55.15度,回水溫度為43.38度。同樣,指示燈顯示為綠色正常。
平臺主任李晚旭告訴記者,這些數據是和供熱企業同步顯示,由管網安裝的傳感器獲得供回水溫度并通過無線網絡自動傳輸,企業不能單方面修改。設計的數據傳輸頻率為每10分鐘傳一次實時數據。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的平臺主要功能為:定位供熱企業的熱源、換熱站和管網位置的地理信息系統,哪有問題一目了然;實時在線監控,系統輸入供熱企業的管網壓力、供回水溫度和流量,設定供熱標準數據,正常運行是在標準數據曲線上面,一旦哪里鍋爐停運或爆管,數據低于標準,供回水壓力和溫度就顯示為藍色,意味著供熱出現問題或供熱“抽條”;天氣預報系統可實現有異常天氣預先通知企業,調整供熱參數,看天燒火;在線投訴分析系統把投訴分發到各區供熱辦,限期解決問題,每一個工單都有跟蹤記錄。目前有1個投訴號碼,7條電話線,24小時接聽供熱投訴。李晚旭告訴記者:“企業供熱好不好,居民投訴處理進程如何,大屏幕上都自動顯示。今年供熱比較平穩,尚未有發生供熱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