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看水表、用電看電表,用熱是不是也應該這樣計費呢?”近年一路走高的熱費價格,讓越來越多用熱戶對計費方式提出質疑。
記者日前采訪發現,現行按面積計費的模式已成為熱商品化的最大“瓶頸”,隨之也帶來節能供熱推行困難。
每年進入供暖季,沈陽市民李紅心中總有一個“結”:而今電費、水費、熱費價格隔幾年就漲一次,用水、用電自己還能節省點,而用熱卻怎么也節省不了。“就我家而言,有時白天人走屋空,但暖氣卻照常供;有時供得太熱,還得開窗散熱。”李紅說,我們一面交著高額的暖氣費,一面又在承受著巨大浪費,真是頗感矛盾。
遼寧省建設廳住宅與房地產處副處長葉天泉說,由于目前供熱是按照面積收費,不能體現出“用多少熱、交多少費”的商品屬性,用多用少都交一樣的錢,這就調動不了用戶節約用熱的積極性。世界銀行中國熱價和收費改革研究項目專家姜潤宇則表示,按面積收費既不利于提高供熱效率,又不利于落實節能減排,實為“大鍋飯”式供熱。
為了減少浪費,降低成本,不少企業紛紛采取辦法。去年冬天,沈陽市供熱系統推出一種名為“看天燒煤”的供暖方式,即考慮到外界氣溫對室溫的影響,氣溫高的時候少燒煤,氣溫低的時候多燒煤,以此在居民室溫達標的前提下,節約燒煤成本。今冬,沈陽不少供熱企業又推出“保低限高”的供熱辦法。即在每個換熱站都設置了測溫系統,新系統保證用戶室溫以18℃為基準,上下2℃波動,最低不低于政府規定的16℃,最高不超過20℃。遼寧省城鎮供熱協會秘書長于洪說,這幾年隨著成本漲價,供熱企業能采取的節能降耗辦法基本都用上了,接下來的很大一塊節能空間,就靠調動用戶的積極性了。
那么怎樣才能調動用戶積極性呢?業內專家一致表示,就是要推行按熱量計費的供熱收費模式。中國城鎮供熱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助理湯崚介紹,按用量計費即業內所說的“熱計量”,這種模式下,分戶供暖的住戶家中需要安裝一個熱表,居民每個月用了多少大卡的熱量,通過熱表就能夠反映出來。與熱表相配套,家中每個房間的暖氣片上,也都安裝控溫閥,居民可以根據需要自主控制室溫的高低,以此調節用熱量的多少。
別小看這簡單的一“表”一“閥”,對于引導用戶節約用熱有著很好的效果。據中國城鎮供熱協會數據,在“熱計量”試點搞得最好的天津市,去年安裝熱表用戶中的70%實現了節省熱費,最高的節費比例達到40%。湯崚說,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計量方式,是熱真正成為商品的關鍵一步,全面推行“熱計量”機制,必將成為深化供熱改革中不可回避的一環。
記者日前采訪發現,現行按面積計費的模式已成為熱商品化的最大“瓶頸”,隨之也帶來節能供熱推行困難。
每年進入供暖季,沈陽市民李紅心中總有一個“結”:而今電費、水費、熱費價格隔幾年就漲一次,用水、用電自己還能節省點,而用熱卻怎么也節省不了。“就我家而言,有時白天人走屋空,但暖氣卻照常供;有時供得太熱,還得開窗散熱。”李紅說,我們一面交著高額的暖氣費,一面又在承受著巨大浪費,真是頗感矛盾。
遼寧省建設廳住宅與房地產處副處長葉天泉說,由于目前供熱是按照面積收費,不能體現出“用多少熱、交多少費”的商品屬性,用多用少都交一樣的錢,這就調動不了用戶節約用熱的積極性。世界銀行中國熱價和收費改革研究項目專家姜潤宇則表示,按面積收費既不利于提高供熱效率,又不利于落實節能減排,實為“大鍋飯”式供熱。
為了減少浪費,降低成本,不少企業紛紛采取辦法。去年冬天,沈陽市供熱系統推出一種名為“看天燒煤”的供暖方式,即考慮到外界氣溫對室溫的影響,氣溫高的時候少燒煤,氣溫低的時候多燒煤,以此在居民室溫達標的前提下,節約燒煤成本。今冬,沈陽不少供熱企業又推出“保低限高”的供熱辦法。即在每個換熱站都設置了測溫系統,新系統保證用戶室溫以18℃為基準,上下2℃波動,最低不低于政府規定的16℃,最高不超過20℃。遼寧省城鎮供熱協會秘書長于洪說,這幾年隨著成本漲價,供熱企業能采取的節能降耗辦法基本都用上了,接下來的很大一塊節能空間,就靠調動用戶的積極性了。
那么怎樣才能調動用戶積極性呢?業內專家一致表示,就是要推行按熱量計費的供熱收費模式。中國城鎮供熱協會技術委員會主任助理湯崚介紹,按用量計費即業內所說的“熱計量”,這種模式下,分戶供暖的住戶家中需要安裝一個熱表,居民每個月用了多少大卡的熱量,通過熱表就能夠反映出來。與熱表相配套,家中每個房間的暖氣片上,也都安裝控溫閥,居民可以根據需要自主控制室溫的高低,以此調節用熱量的多少。
別小看這簡單的一“表”一“閥”,對于引導用戶節約用熱有著很好的效果。據中國城鎮供熱協會數據,在“熱計量”試點搞得最好的天津市,去年安裝熱表用戶中的70%實現了節省熱費,最高的節費比例達到40%。湯崚說,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計量方式,是熱真正成為商品的關鍵一步,全面推行“熱計量”機制,必將成為深化供熱改革中不可回避的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