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家里裝地暖系統會導致人得白血病嗎?
地暖的采暖方式主要是通過加熱空氣和熱輻射的方式來進行采暖的。這種方式相對于暖氣片來說,是更加令人舒適的,也更加節約能源(主要原因是對室內控制溫度要求降低)。在我看來,地暖這項技術本身對于地域上應該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它的主要傳熱方式還是熱輻射的方式。
一、經濟性:采暖期的長短與運行成本。
我國對全國各個地區是有氣象分區的。對于上海、重慶一類的地方,我們稱為夏熱冬冷地區。這種地區的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酷熱,冬季寒冷潮濕。不過,一般來說,這類型地區的需采暖總體的時間不長,且不連續。并不適合連續的長時間供暖,這就會導致增加采暖成本,且效用有限。
這種條件下,也沒有集中采暖的必要,所以,城市也不會去建立市政管網系統,經濟性遠不如北方地區。不過,獨戶自采暖可以彌補無市政熱力管網的缺陷,用小型戶式鍋爐來進行供熱,自行調節。但很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幾次,所以性價比依舊很低。
相關:南方人氣哭了!北方人竟這樣糟蹋暖氣片
二、現有條件:生活習慣與建筑條件。
南方冬季的室外并不會出現很多0度以下的氣溫,這種氣候條件對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建造技術都有深刻的影響的。相對于北方人來說,南方人更加喜歡室外活動,更加喜歡開窗通風。而建筑呢,南方的建筑墻體更加“薄”(外墻墻體的保溫性更差,熱容量更小);門窗(門窗裝修效果圖)的氣密性也比北方的要差。
所以,采暖技術的推廣,必須要克服:一是適當調整人們的生活習慣,采暖期間適當減少開窗次數;二,對現有的建筑進行改造,對新建建筑采用適合采暖的外圍護結構做法。
三、南方地區采暖可行性
其實,南方地區不采暖,有其歷史淵源與時代背景的,原因是多方面存在的。而氣候條件的不同,也肯定決定了南方地區的采暖技術不能照搬北方地區的標準。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南方地區的采暖設計必須要對與建筑設計相結合,以免導致水土不服。其中的可行性措施有,利用地暖管道冬季采暖,夏季制冷,提高管路系統的利用率;合理設計外圍護墻體保證其隔熱保溫性能的平衡;建筑物適當控制體型系數和合理設計窗墻比,減少冬季散熱。
相關:給南方地區供暖會導致南方人身體不適嗎?
關于南方空氣濕度對采暖的影響
這里主要糾正一種錯誤的認知:南方的高濕度氣候會降低室內采暖效果。但為何人們會有此種錯覺呢?為何感覺南方的氣候濕冷,北方在相同氣溫條件下,卻不感覺那么冷呢?
人對溫度的感知,我們稱之為體感溫度,并非是僅僅由空氣溫度決定的,同時也由人員所處環境的熱輻射環境決定。
一、南方地區在高濕度天氣一般為陰天,也就是太陽輻射較弱的天氣狀況。而北方相反,以北京為例,北京冬季一般以晴天少云天氣為主,太陽輻射較強。這就導致在相同的空氣溫度下,南方地區的人的體感溫度明顯不如北方地區。這一點,對于在南方和北方都呆過的同學,感觸尤深。
二、空氣濕度大會降低衣物熱阻,加快人體熱散失。但需要指出的是濕度大的情況下,人體裸露在空氣的體表的水分蒸發速率也會變慢。這可以用以解釋為何北方無風天氣和大風天氣人的冷熱差異大的緣故,而南方,對風速沒有北方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