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省青島市城鄉建設委介紹,青島市今年供熱利用土壤源熱泵274.6萬平方米、污水源熱泵110.3萬平方米、海水源熱泵85.6萬平方米,覆蓋3.5萬戶居民,按每戶90平方米計算,可節約標準煤15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37.4萬噸。其原理是利用熱泵壓縮機系統,把存于水或者土壤中的低位熱能“提取”出來為用戶供熱,夏季則把室內的熱量“提取”出來釋放到水或者土壤中,從而達到降低室溫、平衡熱源的效果。此外,這套系統還可在夜間蓄能,既解決了地方電網晝夜用電不平衡的問題,又提高了能源系統效率,系統綜合能效比超過3.5。據了解,今年青島市新開工清潔能源供熱項目面積130.11萬平方米,比去年增長30%。
而就在不久前,青島最大地源熱泵項目——城陽區汽配城項目業已完工。這也是目前當地最大的地源熱泵應用公建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9.3億元,建筑面積27.23萬平方米,其中地源熱泵應用系統投資1.63億元,面積24.69萬平方米。該工程共安裝地源熱泵機組80臺,末端采用風機盤管與空調風箱結合,夏季供應7-12℃冷卻水,冬季供應40-45℃熱水,于2011年2月1日開始施工。初步測算,該項目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節約4543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2萬噸。
紹興推動“電能替代”
和青島相似,此前舉行的第15屆浙江省運動會上,紹興市也利用熱泵技術,為節能減排工作添彩。當地利用奧林匹克體育場館承擔舉辦此次盛事的契機,在該場館推行了熱泵系統,作為其主要的供熱供冷來源。
該系統采用地埋管和地表水相結合的熱泵系統形式,為建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以及泳池和生活用水的加熱,供熱面積達14萬平方米,增加售電容量223萬千瓦時。與常規空調系統相比較,這項系統雖然增加了部分初始投資,但它具有機組性能系數高、節能效果好、運行費用低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環保簡單、優化環境等特點。
近年來,在國家電網公司“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能源發展戰略帶動下,當地企業積極推動大力實施電能替代戰略,在項目初期就主動介入,了解企業用能需求和實際情況,為其提出電能替代應用方向,并指導其開展電能替代工程建設,在熱泵項目挖掘方面頗有成效。在奧體中心項目建設初期,紹興電力公司市場及大客戶服務室提前介入,了解企業用能需求,綜合地區氣候特征、地理環境和建筑物用冷用熱特點等因素,建議其采用地埋管式地源熱泵系統和地表水源熱泵系統聯合供冷、供熱的形式,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全程跟蹤、指導,促成了項目的順利上馬。
除了奧體中心的熱泵項目,該公司還深入挖掘各地區的熱泵節能潛力項目,截至今年8月,共挖掘熱泵項目8項,供熱(冷)面積總計達46.6萬平方米,全年增售電量3257萬千瓦時。據統計,紹興電力公司近幾年推動企業進行電能替代改造的項目共有61個,包括電鍋爐、熱泵、電窯爐、電蓄冷等,每年增加售電量約2.1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準煤使用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8萬噸。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加劇,國家對清潔能源的使用越來越重視,正在陸續出臺多個政策支持電能替代項目的發展,地源熱泵在該地區的發展前景極為可觀,并有更多工程企業介入熱泵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