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霧霾增多使環境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遼寧省政協委員、沈陽市政協軟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慶林表示,應加快推進煤改電供暖工程,對供暖的能源消費結構進行調整。可以先行試點,總結之后推廣。
現狀燃煤供暖占90%以上
王慶林表示,目前遼寧供暖能源消費仍是一“煤”獨大,燃煤供暖占到90%以上,占燃煤消費總量的近50%。同時,燃煤供暖也是冬季市區霧霾污染的最主要原因。雖然有些地方開展了“拆小并大”工程,但環境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對供暖的能源消費結構進行調整,即實施煤改電工程。同時,這也是開展清潔能源消納和移峰填谷平衡電網、增加用電負荷的有效方法。
實施煤改電工程具有經濟上的合理性。王慶林表示,從經濟合理角度看,我國北方地區(以遼寧為主)每個取暖期(150天)平均每平方米耗煤30至35kg,并且在燃煤過程中,要用大量人力和運輸成本,還會帶來汽車尾氣和揚塵。而煤改電每平方米耗電量約為0.3度,取暖期只耗電60至80度,折算成耗煤18到22kg,而且沒有人力消耗和揚塵、尾氣的污染及管網的維護與熱損失。
建議先行試點然后推廣
煤改電不能一蹴而就,王慶林表示,可以在沈陽、大連、本溪等城市,結合“拆小并大”工程的實施,組織在一些老舊小區、新建小區、部分企業特別是耗煤較大的企業進行試點,在試點后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再推廣。
另外,實施煤改電的關鍵還有電價和電路規劃。可以借鑒北京、河北、安徽、江蘇等電采暖優惠電價的經驗,制定遼寧電供暖的單獨優惠電價。同時還應做好供電線路設施的規劃投資建設工程,特別是對新建小區或公共建筑應充分考慮供暖的用電負荷,提高單位用電負荷的建設標準,同時避免重復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