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車間主任,侯朝生始終用自己特有的堅韌不拔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職工,帶領著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
潛心鉆研 提高本領
侯朝生來供熱公司之前,在基層農業單位從事曬場管理工作。每到秋收時節,就要和機械、工人打交道,有一定的管理經驗。來到供熱公司后,領導便調他到公司一站擔任車間主任一職,開始管理鍋爐運行及人員管理工作。剛到公司,侯朝生對供熱并不十分了解。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雖然同樣是管設備、管人,但工作性質的不同,在管理措施和方法上還有待學習和提高。自接管車間主任一職后,侯朝生不服輸和干不好工作不罷休的性格,視學習為自己的“第二工作”。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他訂購了大量的業務書籍、刊物和相關資料,不論工作有多忙、多累,從來沒有放棄過業務知識的學習。把鉆研業務、增強能力為出發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一方面利用業余時間先后自學了《鍋爐及鍋爐房設備》、《鍋爐與維修》、《企業管理》等大量的專業書籍,在工作學習之余,他還耐心向在鍋爐房工作時間長的老同志溝通、交流經驗。使自己的眼界不斷開闊,知識不斷豐富更新,業務功底越來越深厚 。
加強教育 嚴格管理
侯朝生認為,一個企業要想得到長足發展,最主要的是首先要提高工人的素質。為了使車間全體工人的思想素質得到提高,他除了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每天對工人進行班前教育外,還經常邀請公司技術總監、熱源負責人、安全員來一站開展技術培訓、規章制度的傳達落實、安全生產教育等,使教育與安全生產同步。同時還積極支持并配合公司黨政領導定期組織工人和領導班子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面對面交流,全方位地在車間內部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動。工作中,他的嚴于律己也讓車間的同事敬佩不已。今年,車間發生了一起違章操作事件,盡管此次操作因及時采取了有效措施未造成事故,可他卻毅然向公司遞交了事故報告,并主動承擔了責任。回到車間,他除了在公告欄上張貼啟示予以警告,嚴厲處理當事人外,還對自己及其他幾位主要責任人進行了經濟處罰。按他的話說:“正人首先要正己, 工人犯下的錯誤,我作為負責人也有管理不到位責任”。
在抓好嚴格管理工作的同時,侯朝生還時刻關注機器設備運行情況,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調動車間全體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按侯朝生的管理經驗,車間的管理工作十分繁復,如果沒有完整的思路和細化的管理程序,整個生產環節的正常運行就很難保證。因此,他特別重視在完善企業管理制度與提高管理藝術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質量,并嚴格執行公司各項考核要求,及時調整完善本車間各項考核制度,加強日常的生產管理,堅持公開、公正、合理分配工作、嚴格落實、獎罰分明等措施,充分調動了車間全體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核心戰斗力。每次公司落實給一站的工作任務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出色完成,工作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
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作為車間主任,侯朝生深感責任重大。為了更好地了解設備的性能,搞好車間的生產管理,他身先士卒,從實踐中發掘經驗、總結教訓。2013年,他大膽創新,在車間組建了技改小組,對當初設計不合理的基礎設施、鍋爐、附屬設備進行公關改造。在侯朝生的帶動下,一年多來,熱源一站共開展技術改造12項,使機械的使用效果、供熱質量都有大幅提升。2013年9月,一站大傾角上煤機購進,當時時間緊任務重,作為設備管理者,這塊“硬骨頭”一定要“啃”下來。侯朝生認真聽取設備生產廠家技術負責人的講解,了解了安裝和使用程序后,侯朝生親自上一線和工人們奮戰在安裝及調試工作現場。為了保證大傾角上煤機設備安全運行,他嚴格安裝程序,按照廠家技術人員的指導,經過6天6夜的奮戰,趕在啟爐前將大傾角上煤機安裝完畢,并一次安裝成功,投入使用。2013年10月中旬,馬上就到年度供熱的日子,可鍋爐的內部改造還未完成,老侯急得嘴上起了泡。為趕進度,他和工人一起工作。一天,他在和工人抬電機時,鐵絲沒有拴牢,上百斤的電機直接砸在了侯朝生的小腳趾上,瞬時,鮮血染紅了他的布鞋。公司領導和職工都勸他住院治療,被他拒絕,只是讓員工找點布勒緊將血止住,然后到醫院做了一下簡單的消毒包扎處理就一瘸一拐地回到了他的工作崗位。他說:“雖然我的腳不吃硬,但我的嘴沒受傷,我干不了活,可以指揮大家干,眼看就到了供熱期,老百姓等著供熱,不能因為我們沒有按時維修完而耽誤給老百姓供暖”。
同舟與共 關愛有加
與工作不同,生活中的侯朝生卻是職工的“貼心人”。每逢車間工人和家屬婚喪嫁娶,他總是頭一個站出來,熱心為其張羅周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年供熱期間,車間一位職工在工作中不小心被燙傷,他迅速聯系車子,并從家里拿了錢,幫助受傷職工及時地住進了醫院,使受傷職工得到了及時治療。閑暇時,侯朝生非常愿和工人打成一片。他認為,和工人多交流除了能學到很多東西,還能加深與工人間的感情,對以后安排工作和落實工作相當有利,讓自己不偏不倚的和職工群眾緊密結合在一起,做職工群眾的“貼心人”。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工人有事,侯朝生第一個站出來張羅,幫忙,在落實各項工作時,工人們也特愿意接受。通過侯朝生與工人之間心與心的交流,工人有事都愿意和老侯商量,給公司上下的感覺就是熱源一站的工人都特別和氣、抱團。
鍋爐最大的危險就是在突然停電后,鍋爐正處于高溫、高壓狀態,循環泵停止運行,極易產生氣化。當班人員少,降溫措施采取的不當或處理不及時,鍋爐瞬間會產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臨近熱源一站在家休息的工人發現家中突然停電后,會以盡快的速度趕到鍋爐房幫助在崗職工采取應急措施進行處理,直至將鍋爐溫度降到安全運行狀態為止。工人不計得失,一心為公司保安全促發展的精神,這其中包含著侯朝生的感召力和號召力所帶來的效應和結果,大家的互幫互助、齊心協力,使熱源一站形成了有事“領導班子齊心,職工隊伍團結”的良好局面。
勤于敬業 奉獻無悔
供熱工作的特殊性決定,半年的供熱期間,車間主任和工人的每日工作時間都要12個小時以上。24小時兩班倒。工人工作12小時候可以休息,可車間主任只有一個,實在困了,侯朝生就在車間打個盹,鍋爐或附屬設備壞了,需要搶修,幾天不回家是常事。按侯朝生的家庭條件,媳婦已退休,女兒大學畢業后在外地找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根本不需要侯朝生這樣沒白沒夜的干。有親戚勸老侯,家庭條件也不差,你還那樣拼命工作干啥?老侯卻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黨組織的多年培養,使我堅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人活著,不能光為自己活,我的性格決定我不是能安靜下來的人,在有生之年為社會、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這樣我才感覺生活踏實、有意義。
從事車間主任一年多來,侯朝生從不給公司領導添麻煩,憑借多年的管理經驗,他發揮了上情下達和紐帶作用,盡量協調好公司領導與工人間的關系,從而確保了政令暢通及各項政策的順利落實。
侯朝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用黨性的原則在踐行者自己的承諾,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工作。侯朝生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生如流水,只有在它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生動,有意義”。侯朝生工作生涯就像急流,鎖定方向,毫不猶豫,奮勇直前,彰顯個性。來源: 中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