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熱計量行業領軍企業,沈陽佳德聯益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智慧供熱”,實現了數據采集精細化控制,并與手機等移動互聯終端聯網,就像使用空調一樣,用戶在回家前,可以提前遙控“打開”家里的暖氣,甚至還能自主調節每個房間、不同時段的供暖溫度,使用戶在整個供熱系統中,變被動接受的“配角”為掌控溫度的“主角”,實現“我家溫度我作主”,以往“熱開窗、冷投訴”的粗放式統一供熱用能模式正在發生著根本改變。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查看自家熱能耗值并網上繳費,為今后真正實現按實際用能交費奠定了基礎。
像這類高科技含量、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企業,正是沈陽市推進企業“新三板”掛牌和區域股權市場掛牌工作的重點目標。借助“新三板”資本市場,一批具有良好成長性的沈陽中小企業將突破資金瓶頸、提高企業知名度,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說,去年以來,金融辦制定了“新三板”掛牌扶持政策,減少企業掛牌成本,并深入區縣企業調研走訪,挖掘后備企業資源,密切聯系券商等中介機構,組織業務培訓,提高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的意識。2014年幫助11戶企業實現在“新三板”掛牌。今年上半年,又相繼推動北國傳媒、天禹星、佳德聯益等9家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
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看好“新三板”市場,積極推進企業掛牌融資,對此,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新三板”準入門檻較A股市場要低一些,但企業也必須結合自身發展規劃,了解“新三板”的特點和市場規律,才能真正從“新三板”掛牌中獲益。對于那些處于成長初創期的小企業,掛牌“新三板”能募集到擴產所需資金,進一步打開經營局面,實現盈利,還能通過“新三板”吸引更多創投資金,為企業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對于已經形成一定生產規模,有相對穩定的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需要在管理、研發、市場覆蓋等方面實現質的提升的企業,進入“新三板”市場后,除了可以通過募資實現規模化擴張,擴大市場份額,還可以利用“新三板”規范化的平臺,調整企業內部管理結構,使公司實現“脫胎換骨”;對于那些計劃兩三年內上市,需要提前適應資本市場的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能提前規范公司財務、業務、管理等,一旦條件成熟,便可轉板或直接IPO上市。 來源:沈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