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本報記者李冬陽
得象向山東教育基金會捐贈碳晶電暖產品。2014年,得象碳晶溫暖某希望小學。山東得象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繆峰得象員工參加無償獻血活動。
如今,“十面霾伏”已成為困擾政府和市民的一大難題,而這個原本的環境問題也日漸上升為一個經濟問題,在治理污染的同時,如何能夠通過一些高科技產品來減輕環境污染,是濟南不少企業努力的方向,6年來孜孜不倦追求碳晶采暖技術創新的得象就是其中之一。
見到山東得象電器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得象)董事長繆峰時,他正準備接待一位遠道而來的客戶,從濟南到山東,到全國,再到走出國門,這位環保采暖行業的領路人始終沒有停下忙碌的步伐。從第一臺碳晶供暖產品到如今的六維舒暖,他一次又一次刷新創新的速度。如今,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繆峰認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今年煤便宜了,很多百姓又開始采取冬季燃煤取暖。但是,燃煤對環境污染危害比較大,而老百姓家庭取暖又不可能會去采取脫硫除塵等措施,我們期待碳晶電暖這樣一種節能環保的供暖方式能夠被更多的百姓所接受,共同保護我們的大氣環境。”在繆峰看來,國家和百姓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為碳晶采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而得象也在時刻準備著迎接新常態,在環保采暖技術方便不斷追求新的高度。
做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993年從山東銀行學校畢業后,繆峰成了一名國有銀行正式職員,端上了旱澇保收的“鐵飯碗”。正當父母無限欣喜、鄉鄰萬分羨慕之時,繆峰了解到國內環保、節能的新興采暖設備市場空缺較大,決定辭職下海,赤手空拳闖市場。
說干就干,2007年,繆峰與朋友合伙開了一間小作坊,開始了碳素材料用于電熱采暖的應用研究。沒有現成的經驗,他就摸著石頭過河,人才缺乏就到大學“蹭”教授、泡圖書館。他決心要靠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做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繆峰回憶說,起初由于技術上難以突破和品牌意識的淡薄,碳晶領域形成氣候的企業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由于產品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導致市場上碳晶產品不僅價格混亂,而且質量參差不齊,不規范的現象屢屢出現。基于這種情況,他并沒有立即組織上馬生產,而是不斷地對碳晶采暖的技術進行攻關。他帶領研發團隊,先對傳統工藝進行了數百次審視和檢測,再對碳晶系統原材料進行了近千次實驗與遴選,最后對近萬百姓進行抽樣調查。經過不斷的技術淬煉,終于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相繼獲得了7項國家專利。
事實證明,這種高科技的攻關是對的。他們生產出來的“得象”產品,以優質碳晶為核心材料,依托先進的核心技術,電能與熱能的轉換率高達98%以上,擁有“溫暖、舒適、節能、環保、安全、經濟”等特點,填補了國內供暖領域的多項空白。產品一經面世,就獲得了社會廣泛關注和認可。成立不到7個月,公司便在2009年實現了2000萬的銷售額。憑借技術優勢,得象碳晶電熱板先是通過了山東省科技成果鑒定,接著又獲得山東省建委新產品新技術推廣認證證書。在全國第十三屆紅外加熱暨紅外醫學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表示,得象為推動我國紅外加熱技術發展,促進其推廣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0年3月,在繆峰的帶領下,得象碳晶電熱板第一次在國際性展會——中國(北京)國際供熱通風空調、衛生潔具及城建設備與技術展覽會(以下簡稱“北京國際暖通展”)上亮相,產品在展館內引起了巨大轟動,帶去的樣品也被搶購一空。這次展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76家代理商傾情加盟。隨后的幾年里,山東得象每年都會出現在北京國際暖通展上,從未間斷。“國際暖通展在國內外影響力非凡,在這里不僅可以學習暖通其他領域的優勢,還能夠實現品牌的推廣,和新老代理商相約北京國際暖通展已經成為我們的傳統。”繆峰說,“新代理商要來展會考察得象的實力,老朋友們則要來展會看看得象推出的新產品。”做百姓用得起的供暖產品
冬春時節,和電源接在一起,它會變成高效穩定的發熱體,讓寒冷溫暖起來;夏秋時分,和墻體連在一起,它又成了品位高雅的壁畫,讓單調多彩起來。這便是得象碳晶供暖產品的神奇之處。
作為一項新采暖技術的領路人,繆峰認為,創新要根據市場需求,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創新。“有些企業投入大量研發成本,盲目搞創新項目,這是不可取的,創新要考慮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就像我們對產品的要求,老百姓要能夠用得好買得起才行。”
“在選擇采暖設備時,老百姓往往比較關心的是產品是否省電、舒適,而‘科技含量高,用起來卻不貴’正是“得象”產品的核心優勢。公司成立第一天,就立志做百姓既買得起,又用得起的碳晶產品。”繆峰說,“碳晶電暖是在電場的作用下,發熱體中的碳分子團產生“布朗運動”,碳分子之間發生劇烈的摩擦和撞擊,產生的熱能以遠紅外照射和對流的形式向外傳遞,其電能與熱能的轉換率高達98%。而且,在建設和成本上我們要比集中供熱節約70%,比空調供暖節電30%。”
公司成立六年來,得象碳晶電暖產品已經從第一代演化到了第五代,產品種類從當時單一的墻暖到現在涵蓋了墻暖、地暖、電暖畫、電屏風、暖足寶、暖仕佳的得象碳晶電暖家族。公司的銷售版圖也從山東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覆蓋國內28個省份,現有800多家代理商,4000多家合作伙伴;在國際市場上,得象與美國、英國、德國、羅馬尼亞、西班牙、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為了適應全球化的貿易趨勢,讓世界人民共享得象碳晶六維舒暖產品帶來的舒適體驗,2013年10月,得象美國分公司“Deshine”在洛杉磯成立,并在芝加哥建立生產基地,建筑面積達5000平米,讓濟南本土品牌在世界上叫響。
科技創新讓溫暖來得更舒適
隨著時代的發展,用戶對采暖的需求已經不僅限于溫暖的層面,對舒適性、觀賞性、靈活性、控制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得象也在不斷加快科技創新的腳步。2013年8月11日,得象發布第三代墻暖,與第一、二代墻暖產品相比,第三代墻暖外觀更加時尚、富有質感;安裝更便捷,一人便可獨立安裝、無需輔材;采用新工藝、大大提高單片供熱面積,極大降低用戶使用成本,核心碳晶健康又環保;液晶智能溫控器,人性化設計、智能調溫,實現房間單獨供暖,操作靈活,大大節省產品使用費用,再次證明了得象在碳晶取暖行業的技術優勢和領先地位。2014年初,得象舒暖研發中心首次提出“六維舒暖”的概念,將得象碳晶電暖打造成為集速暖、勻暖、陽光暖、保健暖、智控暖、長效暖于一體的健康、綠色采暖方式,并推出了第五代得象碳晶墻暖,其保溫層和反射層均使用新型環保材料,而且反射層的絕緣特性使產品整體無任何感應電流,增加了產品的安全性。此外,該產品在保溫效果提升的基礎上又降低了產品厚度,使產品尺寸設計更加符合用戶需求。
所謂舒暖,是指冬季采暖室內環境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顧名思義,既要溫暖也要舒適,是對采暖更高層次的需求。目前很多傳統的采暖方式,雖然能使人感到溫暖,卻很難做到舒適。如空調采暖,溫度往往提升不上去,即便溫度上去了,卻很容易讓人覺得干燥。又比如集中供暖,溫度不合適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碳晶采暖這種新型采暖方式實現了二者的合一,無疑是更科學、也更先進的采暖方式。”繆峰說。
公司成立六年來,得象碳晶電暖產品已經從第一代演化到了第五代,產品種類從當時單一的墻暖到現在涵蓋了墻暖、地暖、電暖畫、電屏風、暖足寶、暖仕佳的得象碳晶電暖家族。公司的銷售版圖也從山東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覆蓋國內28個省份,現有800多家代理商,4000多家合作伙伴;在國際市場上,得象與美國、英國、德國、羅馬尼亞、西班牙、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為了適應全球化的貿易趨勢,讓世界人民共享得象碳晶六維舒暖產品帶來的舒適體驗,2013年10月,得象美國分公司“Deshine”在洛杉磯成立,并在芝加哥建立生產基地,建筑面積達5000平米,讓濟南本土品牌在世界上叫響。
“可以說我們一直在創新的路上前行,下一步,我們在不斷提高產品節能環保等性能的同時,也會考慮針對農村市場、國際市場等細分市場,研發更加符合相應需求的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更加多元化的需求。”繆峰說。
讓溫暖的定義更寬一些
在技術方面,繆峰對團隊的要求毫不含糊;在社會責任方面,他送溫暖的腳步早已走遍萬水千山,自公司成立第一天,繆峰就把“溫暖萬家、奉獻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釘在了墻上。6年時間,這則“核心價值觀”從墻上走了下來,和得象的產品一起,走進了貧困家庭、部隊、中小學、養老院等有需要的千家萬戶,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送溫暖行動拓展著溫暖的外延。
2009年,得象剛剛成立,就與電視臺合作開展了“溫暖燭光”系列公益活動,為全省部分特困教師免費安裝得象碳晶電暖,為默默奉獻的老師們送上愛心和溫暖。2010年冬天,新年將至,得象成立已經一年多了,在公司的工作計劃里有20萬元的專項基金用于得象一周年慶典活動。面對這個機會,繆峰陷入了沉思:如何讓得象成為更有價值的企業,如何利用這筆錢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樣才是最好的慶祝。就這樣,“得象溫暖萬家行”的活動計劃形成了,得象計劃將山東作為本次活動的首發區域,兩個月內為全省100戶特困家庭免費安裝得象碳晶電暖,在5年內為全國10000個特困家庭免費安裝,將溫暖送給最需要幫助的人們。這個活動獲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贊同,大家都熱情高漲的投入到送溫暖的工作當中。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得象人的愛心和溫暖,是他們最樸實的愿望;在付出的過程中感受到自我價值和人生意義,這是得象人快樂的源泉。
2012年6月,在由山東團省委、省青聯特別舉辦的“青春導航”——山東省青聯委員會公益行走進“第一書記”幫包村捐贈儀式上,得象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要捐贈方,向“第一書記”幫包村捐贈了“得象愛心溫暖工程”牌匾,并捐贈了價值50萬元的得象碳晶電熱板,用于解決蒙陰縣蒙湖生態區管委會謝莊村、蓮汪崖村、八里廟子村,武城縣武城鎮孟王莊村、桃花店村,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雙泉峪子村、東柳溝村等8個“第一書記”幫包村小學及村衛生室的冬季取暖問題。繆峰表示:“得象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厚愛,飲水思源,企業發展壯大理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為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第一書記”幫包村的活動一直在持續,得象愛心溫暖工程也從未間斷。2012年11月,得象向臨沂蒼山縣“第一書記”幫包村捐贈價值20萬元的碳晶電暖,用于解決下村鄉中心小學、下村中學以及大爐中學三所學校的取暖問題。同年12月,在得知濟南市安監局“第一書記”幫包村晉家村小學及衛生室在寒冷的冬天沒有取暖設備時,得象主動與市安監局聯系,向晉家村捐贈價值10萬元的得象碳晶電暖,用于解決該村的冬季取暖問題。2013年12月,建設美麗鄉村——“得象送溫暖工程”再次啟動,得象向由山東省科技廳“第一書記”幫扶的菏澤市巨野縣太平鎮馮莊村、毆莊村、畢莊村、叢馬村、河王村捐贈價值10萬元的得象碳晶電暖。
得象對社會責任的承擔,遠不止于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得象人的身影。2011年10月13日,繆峰帶領公司技術人員來到煙臺崆峒島,向駐島官兵捐贈價值20萬元的碳晶采暖設備,結束了海島官兵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用煤爐取暖的歷史。2012年7月中旬,公司又向113個邊防哨所捐贈價值200萬的碳晶采暖設備,與部隊新聞單位合作出版了《大家都來關心邊海防》畫冊,并精心印制了5000余冊分送給全國邊海防一線的連隊哨所。同年7月25日,公司又向東營武警邊防支隊捐贈價值30萬元的碳晶采暖設備。同年9月20日,繆峰前往新疆向武警新疆總隊和新疆塔城地區支隊捐贈價值50萬元的碳晶采暖設備,解決了武警新疆總隊武警官兵們的冬季安全取暖問題,獲贈“情系天山衛士、暖送西北邊陲”錦旗。同年冬天,繆峰在革命老區濟南平陰縣組織安裝碳晶電暖時,正巧趕上新兵入伍,看到滿街的歡送新兵的橫幅,繆峰主動聯系當地人民武裝部,趕在新兵離鄉前,為30個新兵家庭免費安裝了100套碳晶電暖。
近年來,農村教育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得象人也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農村中小學的取暖問題提供解決方案。2013年11月,得象通過山東省教育基金會向臨沂、德州、濰坊地區的貧困中小學捐贈了價值100萬元的得象碳晶電暖產品,為我省農村中小學冬季取暖設施建設和取暖模式提供了一次有益的探索;2015年1月,得象再次向教育基金會捐贈30萬元的碳晶電暖設備。面對掌聲和贊揚,繆峰表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有責任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9年成立以來,得象已向部隊、敬老院、學校、貧困家庭及全國113個邊防哨所累計捐贈價值超過3000余萬元。“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一家民營企業能在公益事業和社會責任上如此堅持,真讓人感動。”調研過得象的企業文化后,省委黨校科學社會主義部博士戚桂鋒說。
談到企業奉獻時,繆峰總是用“責任”兩個字來概括。在他看來,民營企業要想成功,必須堅持原則,堅守信念,“盈利不應是一個負責任企業的終極目的,而支持慈善公益、承擔社會責任、為更多人服務是得象始終不變的原則和信念。” 來源:濟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