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改造的15臺燃煤鍋爐都屬于北京市天陽供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陽供暖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專業的供熱公司,主要為天通苑社區30余萬居民提供供暖服務。公司設有老區、西區和北區3個鍋爐房,供熱面積達800多萬平方米,年燃煤總量達8萬余噸。
為了處理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天陽供暖公司建有專門的脫硫塔進行除塵和脫硫。盡管如此,由于煤炭從煤礦到供暖公司至少要經過3道運輸過程,相比燃煤,儲運過程產生的粉塵污染,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由于粉塵污染,我們也考慮過對鍋爐進行改造,但資金和工程量是個大問題。”天陽供暖公司總經理田在琦告訴記者,針對污染問題,公司一直在尋找解決辦法。
隨著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各項工作不斷推進,按照要求,2017年底要基本淘汰燃煤鍋爐,并推動已建成的燃煤集中供熱中心實施清潔能源改造。
為了落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區環保局在全區范圍內大力宣傳清潔能源改造的相關政策,為此次鍋爐改造提供了契機。作為老牌燃煤供暖企業,天陽供暖公司找到了鍋爐改造的方向,積極與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探討,最終制定出詳細的改造方案。
燃煤鍋爐拆除工作自今年4月末開始,目前,已完成工程進度的20%左右。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由于此前鍋爐使用的燃料是煤炭,工廠地面上積了厚厚的一層煤渣,3位戴著紅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員正在指揮挖掘機作業,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現場不時揚起一陣“黑煙”,拆除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工程負責人介紹說,由于前期準備工作到位,各方通力合作,預計6月底能準時完工。
在“煤改氣”工程中,燃煤鍋爐拆除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換燃氣鍋爐、新建高壓變中壓的燃氣調壓站才是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田在琦表示,新的燃氣鍋爐建設設計方案已經通過,目前已上報至區發改委進行核準,環境評估報告和工程可行性報告通過后便可動工。
盡管此次改造工程時間緊、任務重,但田在琦并不擔心,他頗為擔憂的是資金問題,“現在我們企業自籌資金約1300萬元,預計能籌到3000萬元,但這對于龐大的改造資金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
據了解,此次改造工程共需資金2億多元,每噸位鍋爐,政府最高補貼13萬元,其余部分需企業自行承擔。而且由于補貼款在工程竣工后才發放,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天陽供暖公司決定進行銀行貸款。“‘煤改氣’是利國利民的好項目,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田在琦說,好在區市政市容委和天南、天北街道辦事處在貸款方面給他們提供了很大幫助,目前,資金籌集上還算順利。
“煤改氣”后,預計二氧化硫、煙粉塵排放均為微量(可忽略不計),將大大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盡管原來燃煤也都經過脫硫塔處理,各項排放指標也都合格,但是‘煤改氣’后的變化更明顯,清潔能源的使用能大大降低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和粉塵,讓天空更藍,讓空氣更清新。”田在琦說道。 來源:昌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