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頭華源熱力有限公司啟動“智慧華源”工業旅游活動,邀請市民走進熱力站,為用戶代表詳細地普及供熱生產知識,讓他們零距離體驗熱力生產制造的過程。智能熱網將供暖溫度控制權交給了用戶,當用戶進入智能網以后,可以自己在家里調節流量閥來改變溫度,如果不用或少用,可以直接反饋到當年所交的熱費當中。
將供暖溫度控制權交給用戶
采用信息技術實現“智能供暖”是包頭市集中供熱發展中的一次大膽實踐,目前正在華源熱力公司開展試點。智能熱網主要是通過自動控制系統,監測熱力站內溫度、壓力、電動調節閥等一般變送裝置和執行裝置的參數狀態、運行狀況,以及供熱用戶的計量收費數據,通過遠程客戶端遙控操作。此外,用戶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節流量、溫度,以便達到最佳的供熱效果。
足不出戶交供暖費,溫度高低用戶做主。智能供熱是供熱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供熱信息網了解到,據華源熱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剛介紹,“智能熱網”的建設不僅全面推進燃氣供熱管網建設的實施并計量收費,還會在用戶端安裝熱氣量的裝置,實現用戶自己控制供暖流量、溫度高低。“智能熱網將供暖溫度控制權交給了用戶,不再是供熱公司提供多少我們就接收多少,這樣更人性化,也更加節省了能源。”一同參觀的王先生說。
“當用戶進入智能網以后,可以自己在家里調節流量閥來改變溫度,如果不用或少用,可以直接反饋到當年所交的熱費當中。”魏剛說,往年,在供熱期間,用戶如果遇到暖氣不熱的問題向主管部門投訴,因銜接環節較多,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按流程走下去,問題往往難以及時解決。但是在智能控制平臺,所有用戶的信息是有記錄的,當用戶打來電話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反映問題時,相關的技術人員就可以通過用戶信息,查找到供熱站所屬小區,包括它的供熱參數、管網運營情況,進行初步的綜合判斷,并及時進行遠程的調控、維修,甚至會立即派中心站的技術員到現場去進行技術處理。魏剛表示:“今年我們爭取選擇在香榭麗小區和北梁騰空區建立一個初具規模的智能熱網,能實現用戶自己調節溫度,并網上自助交費的一種用熱方式。”
成熟的智能熱網,不僅要有傳統的信息采集基礎,各終端的信息傳遞和設備的遠程調控還要有智能管理平臺,這不是一兩年內能完成的。
在參觀的隊伍中,一位老人的身影特別亮眼。用戶馬喜山今年83歲,在東河區居住了大半輩子,是包頭市這些年對供熱改革感受最深刻、同行者中最有話語權的人了。多年前,老爺子遷入的小區還沒有實現集中供熱,“冬天室外溫度低了,家里的供熱就出了問題,還多次凍裂自來水管,歲數大了就喜歡到溫暖的地方,只好去南方的兒女家‘越冬’,很不方便。”中國供熱信息網了解到為此,他跑了好多部門,由于是小鍋爐供暖,技術條件遠遠不夠,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冬天,家門前的小鍋爐冒著黑煙,可家里冷冰冰,別提多鬧心了。
最近這些年,他家居住的老舊小區改造變成了集中供暖,“溫度上去了,服務上去了,附近沒有了小鍋爐,環境質量也上去了。今天參觀智慧供暖后,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集中供熱給我們帶來的福利。讓我覺得花這個錢很踏實,知道了以后供暖出了什么問題,要怎么解決,錢都花到哪里去了,明明白白的,給我們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馬喜山老人笑著說。
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葛全君介紹:“這個活動,就是希望廣大用戶能夠豐富供暖方面的常識性知識,更重要的是到現場了解、關注、理解支持智能供熱系統,保護環境也惠民惠己。”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