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天氣也不能阻擋小記者求知探索的熱情。12月17日,80多名小記者有序走進了鄭州熱力公司棗莊供熱分公司,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以煤為燃料的老鍋爐,看著那些龐然大物,小記者們蒙了:怎么這些鍋爐都不工作呢?隨著深入了解才知道,這些鍋爐之前還是很先進的,隨著保護環境、藍天計劃的實施,這些燃煤供熱“大家伙”完成了歷史使命,成了供人們參觀學習的“老古董”了。
那到底家里的暖氣是從哪里來的呢?原來,現在工作著、為千家萬戶送去溫暖的燃氣鍋爐是在另外一個車間。想進這個車間,還有個小小的“儀式”呢。這不,先把帶隊老師和志愿者家長隨身帶著手機“沒收”了(小記者的電話手表在活動開始前就已經被老師告知不能帶進去),然后每個人都要摸一下放在走道邊的一個黑球球——靜電消除儀。講解員告訴小記者,因為是燃氣鍋爐,為了保證安全生產,不能帶手機等電子設備進入車間,身體的靜電也需要導出,進入車間的工作人員還要穿上特別的防靜電服。
參觀完車間,細心的工作人員又把孩子帶到供熱入戶的模型前,看到一邊是燃氣鍋爐車間,一邊是居民樓,中間是紅藍并行的管道,像人體動靜脈血管,一個是運輸熱水入戶的,一個把循環過降溫后的水再輸送回熱力公司。哦,原來暖氣是這樣來的啊!小記者們紛紛感嘆道。來源:東方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