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上午,我市召開“寧津縣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寧津縣委常委、副縣長劉相治,寧津縣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高俊生,寧津縣房管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俊霞,寧津縣公用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王德志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
新聞發布


據王德志介紹,寧津縣公用事業發展中心認真落實補短板、提服務、保民生的工作要求,至今已圓滿完成12個供暖季的供暖任務。截至7月底,縣城區共鋪設單向供熱主管網40.7公里,入網小區及單位121個,供熱入網面積464.6萬平方米,供暖面積238萬平方米。
一是落實供熱規劃,實施惠寧暖寧工程。
今年計劃鋪設北部片區熱力主管網6公里,涉及津泉路、海河大街、文昌路、幸福大街、安業路、陽光大街,項目總投資約3450萬元。目前津泉路段鋪設項目已于7月底完工;文昌路熱力管道鋪設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計劃8月31日全部鋪設完成;安業路熱力管道鋪設項目正在辦理施工許可證階段,10月31日前完工。今年以來已完成4050米熱力管網鋪設。
北部片區熱力管道鋪設項目建成后覆蓋新河寧樂大街以南、西環一路以東、津泉路以西、振華大街以北居民區,新河花園、津澤佳苑A、B、C區、大付社區、其他待建地塊等,供熱面積約200萬平方米,建成后能有效對東西兩熱源進行實時管控與調節,實現城區管網大循環,對現有熱網的重新劃分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是緊貼群眾需求,實施老舊供熱設施改造暖心工程。
啟動供熱直供站改造,目前縣城區現有26個直供站,由于直供站所轄小區內管道、閥門及閥門井年久失修、保溫效果差、無法進行調節,經常出現跑、冒、滴、漏現象,熱循耗嚴重,影響了供熱系統正常運行和供熱效果。
今年,寧津縣公用事業發展中心將開元一期、開元二期、開運社區、開泰社區、開瑞社區五個小區直供站改造升級為換熱站。目前,開元一期、開元二期、開瑞小區、開泰小區新站房已建設完畢,站內換熱器設備安裝完成,正在進行分組調試階段;開運小區新站房已建設完畢,換熱器設備正在進場中;五個直供站改造升級換熱站項目,已完成工程量占總任務的70%,計劃10月底前完工。
三是著力降耗增效,實施智慧供熱工程。
依據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加快推進自行管理的住宅小區換熱站移交工作的通知》和《山東省供熱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為全面提升縣城區集中供熱服務質量,加強了對紅線內供熱小區及管網系統管理,統一施工標準和供熱換熱系統,明確供用熱管理主體責任,建設智慧供熱平臺,實行熱源、熱網、換熱站一體化管理運行,增強節能效果,著力提高群眾用熱滿意度。
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堅持供熱惠寧工程清單化、項目化管理,加快2022年熱力管網鋪設及換熱站改造,統籌抓好供熱在建項目,倒排工期,明確責任,層層抓落實,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熱力管網鋪設工作。二是積極推進老舊供熱設施改造,加快一體化運營、智慧化管理進程,確保群眾溫暖過冬。三是建立和完善供熱普惠機制,立足提升群眾生活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供熱需求,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發揚嚴、真、細、實、快的作風,努力提升服務效能,打造暖心惠寧的公用事業服務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