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甲乙雙方按照合同計算出當期的項目節能收(效)益,再按合同約定的比例計算出乙方應獲得的節能收(效)益。建設期為本合同簽訂日至2023年11月15日,節能效益的分享期限共計10年,2023年采暖季開始至2032年采暖季結束。
公開資料顯示,瑞納智能依托多年供熱行業一線實踐經驗和認知積累,構建了涵蓋智慧軟件、智能硬件、系統節能為主要支撐的智能研發體系,擁有自動化(OT)+信息化(IT)+智能化(AI)完全自主核心技術的一站式低碳智慧供熱整體解決方案。
瑞納智能董秘陳朝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述合同的總金額為1.14億元,占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17.62%。若合同順利實施后,預計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和市場開拓產生積極的影響。
陳朝暉介紹說,該項目采用云、邊、端整體提升技術將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和AI技術貫穿整個供熱調控,對數據進行深度學習,AI模型自動化訓練,實現供熱數據的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并且能夠預測未來,全面實現供熱數據資產化,通過數字資產的管理,實現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保障供熱質量,最大限度節約能源。
天風證券分析師吳立表示,瑞納智能在軟硬件產品擁有多項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目前公司業務已覆蓋我國100多個城市,擁有200多家熱力企業客戶。
從行業發展前景看,“‘供熱節能改造’是國家完成‘2030碳達峰’目標的重要一環。此外,傳統供熱系統普遍存在對熱力需求模糊、精準控制不到位及應變能力不足等缺陷,供熱效率低下同時存在安全隱患,熱力企業對供熱系統的智能化運行、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輸配以及智能化服務需求十分迫切。”吳立分析稱,2022年至2025年全國集中供熱節能市場規模四年合計可達到3375.6億元,年均市場規模為843.9億元,后續隨著政策推動以及商業模式的普及,智慧供熱行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供熱節能服務項目以外,早在2017年,瑞納智能就與棗莊市熱力總公司(棗莊市中區熱力有限公司)簽訂合同能源管理合同。2018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分享收益6814.57萬元,合同投資總額4000多萬元,充分體現出瑞納智能所提供的智能供熱解決方案經濟效益顯著。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雙碳”目標下,進行能耗雙控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途徑之一。上市公司通過AI技術、大數據、互聯網等數字化技術和解決方案,有利于幫助熱力公司等客戶實現能源循環利用,從而達到節能降耗以及提質增效發展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