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市22個市民自己組織的“群眾監督供暖委員會”在供暖來臨之前,查看供暖網線、鍋爐運轉、儲煤等情況,為市民供暖提前“熱身” 還有十多天就要供暖了,有的街道忙著成立“群監會”,而已有的“群監會”成員也開始忙碌起來,設立測溫點、檢測供暖儲煤以及鍋爐運轉情況。據了解,目前我市供暖“群監會”已經覆蓋了22個社區和一個學校。
給“暖冬”打基礎 “針對去年發現的跑冒滴漏情況,前段時間我們進行了相關檢查。”昨日,鐵東東長甸街道“群眾監督供暖委員會”(簡稱群監會)秘書長孫學增介紹說。東長甸街道群監會有著9年的監督供暖維權經驗,正是這些成功的維權讓社區居民過了一個又一個“暖冬”。 前段時間,針對去年反映的情況,群監會對供暖準備情況進行了走訪,發現各熱力、供暖公司都對涉及到的問題進行了處理。正興社區互助鍋爐房改造為換熱站,并進行了外網改造,聯盟社區77棟、45棟分戶改造和6棟樓的地下管線進行了更換,交通社區礦山分公司四區作業區正緊張施工更換外管網。 22家抱團“取暖” 有理監督,有利取暖。繼東長甸街道之后,去年,長甸街道也成立群監會,是我市第二家以街道為名頭成立的群監會,并新增了“法律顧問”一角。據了解,法律顧問的加盟將給“群監會”為居民維權提供法律支撐。除了東長甸、長甸兩個街道及下屬的14個社區成立了分會,鋼城街道正準備成立群監會,立山、鐵西的部分社區成立了分會。 其實有了群監會的監督,受益的不止是居民,供暖方也在監督中健康運行。千峰供暖公司客服中心杜部長說,群監會就像橋梁,將居民的供暖訴求及時反饋,有利于企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同時通過群監會也能將供暖政策和相關知識傳遞到居民手上。
群監會缺年輕人 記者了解到,群監會是個純義務甚至搭錢搭力的民間組織,成員大多是退休的老職工、老干部,年齡多在60歲至75歲之間,只有一名“80后”的年輕會員。 多位社區書記表示,群監會以老年人為主是現實情況決定的,年輕人一般都工作忙,沒有時間來參與這種維權行動,但實際上群監會迫切需要年輕人的加入。孫學增老人也說,群監會的全稱是街道老年志愿者監督供暖委員會,今后準備將老年兩個字去掉。就是想呼喚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共同維護自身權利。
/相關新聞/ 八位居民成為供暖代言人
昨天,鐵西大陸街道曙光社區的八位居民成為小區的供暖信息員,負責收集供暖出現的問題和建議,及時與供暖單位溝通協調解決。居民們表示,有了信息員為大家代言人,反映供暖問題更容易了。 昨天,記者從鐵西大陸街道曙光社區了解到,為了更好地監督供暖服務,八位居民自愿擔任供暖信息員,負責收集居民遇到的供暖問題,并及時與供暖公司協調溝通,及時解決。今年65歲的韓女士是其中一位信息員,她介紹,自己年紀大了,別的也做不了,做信息員能為鄰居幫忙,為社區分擔一些工作,她感到很開心。 社區書記介紹,曙光社區轄區內共有8個物業小區,都是新小區,入住時間最長的不超過5年。最近,千峰供暖和社區聯合,在各小區居民中選出供暖信息員。隨著供暖期開始,信息員履行職責,收集小區內供暖信息。接受居民的投訴和建議,然后及時傳達給供暖公司,并督促解決。這八位信息員是居民們認可的素質高、品德好、熱心的人,社區也歡迎更多的居民加入到信息員的隊伍。 居民里先生表示,自己和家人平時都很忙,去年出現供暖問題,自己都不知道該打什么電話、去哪報修。這回好了,有問題可以直接反映給信息員,自己省去不少麻煩。 記者 張燁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