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郜蓉通訊員李鋒)“在原有基礎上,今年又增加了600個測溫點,我們每天會根據測溫點匯總情況,適時調節熱源廠的出水溫度。”昨日,從市城鄉管委熱力公司獲悉,市熱力公司的供熱已逐步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做到了看室溫燒爐,測溫調暖,經過近四年的運行,用戶室溫合格率和節能率雙雙提升。以往,我市供熱企業一直是憑經驗“看天燒火”,很難準確、及時了解換熱站的供熱參數和居民家的室溫,導致頂層、底層和管網末梢的居民室溫有時會不達標,影響供熱質量。為此,近年來,我市通過完善室溫遠程監測系統建設,不斷增加室內測溫點,以全面、及時掌握居民室溫等情況,調整熱源廠的運行,使得科學供熱逐步成為現實。昨日上午9時許,雖然預報的降雪并未如期趕來,但室外的溫度不足10℃,比較寒冷。在市熱力公司技術科,正在運行的“用戶室溫遠程監測系統”電腦屏幕上顯示,各家熱源廠的運行狀態都很穩定,任意點開一戶,就能查到當下的室溫情況。當時,室外溫度剛剛5℃,位于康樂街的農發行高層住宅東單元的一層住戶家中,監測系統顯示的室溫為21.75℃,數字是紅色的,說明室溫正常。“連同這戶居民,我們再觀察小區內其余測溫點的情況,基本就可以說明該小區的庭院管網運行正常,沒有故障。如果監控系統發現某一區域居民家中的室溫低于18℃,甚至低于16℃,顯示室溫數字的顏色就會變為藍色,例如,現在華府小區4單元的一個住戶家中,室溫僅有8℃,剛剛高于室外的溫度,就需要注意,但是小區內其余住戶的室溫基本都正常,由此可以判斷該住戶家中可能近期無人居住,已經將暖氣關了。”技術科的負責人任煒進一步介紹說,市熱力公司從2011年開始建立“用戶室溫遠程監測系統”,第一年設置室溫監測點110個,隨后每年以500個的數量不斷增加,今年增加了600個,使測溫點的數量達到了1710個,采集點分布在各個熱力站的遠端、中端和近端供熱的用戶室內,然后通過數據傳輸系統全天候監控用戶家中室溫的變化,由此掌握整個供熱的運行情況。據市熱力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供熱服務區域的部分居民家中安裝了測溫裝置,可以實時掌握不熱用戶的具體區域,及時進行熱平衡的調節,或是查找故障點等,根據不同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就提高了供熱質量,同時也節約了熱能。據統計,安裝、使用測溫系統以來,集中供熱用戶室溫合格率和節能率得到了提升。市城鄉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集中供熱、區域供熱的測溫點共設置了3200個,今后我市將繼續擴大測溫點的設置范圍,并借鑒外地按需供給、杜絕浪費等經驗,進一步做到科學供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