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政策先行技術先導才能使熱計量工作穩步實施,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供熱計量收費改革才能順利實施。
首先,必須解決好政策問題。
政策是供熱事業健康發展的保障。天津市應在《城市供熱條例》的基礎上盡快立法,從法律角度給與供、用熱雙方的利益與保障。應包括以下內容:一,立法的目的和范圍;二,確立各級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能范圍;三,城市供熱的規劃和建設;四,建立供熱行業的準入制度;五,供熱方和用熱方的權利、義務及責任;六,供熱方面的技術問題應由獨立的第三方鑒定;七,供熱方和用熱方產生矛盾的解決方式、程序和部門;八,對違法者的處罰。只有解決好政策問題,才能使供熱計量收費順利實施。
其次,供熱設備及計量設施的問題。
供熱系統要有足夠的供熱能力,這是熱計量收費的基本保障。如果最基本的采暖溫度都達不到,熱計量就沒有任何意義。供熱系統包括:熱源、換熱站、管網和戶內采暖設施。發達國家通常室內保證溫度是22℃,而我國僅為16℃。因此,實行供熱計量收費改革,供熱系統應具備使所有供熱范圍內的熱用戶的室溫達到22℃的供熱能力。只有保證了供熱品質,才能使熱計量有意義,才能保證供熱單位的基本利益,才能使供熱事業健康發展。戶內采暖設施應有足夠的散熱能力,宜采用雙管并聯同程方式連接,每戶入口應裝有熱計量表,每組散熱設施應裝自力式溫控調節閥。這樣既能保證達到標準室溫,又能根據熱計量表收費,使熱用戶根據需要自行調節室溫,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達到節能的目的。
第三,供熱系統工藝及自動調節問題。
近來,集中供熱鍋爐房規模越來越大,我區的金泰供熱中心供熱能力已達到348MW,因此在工藝方面,應采用間接供熱方式,即與換熱站相聯系的一、二次熱網循環熱水采暖系統。一般一次網供、回水溫度為130℃、70℃,二次網供、回水溫度為85℃、60℃,換熱站將高溫水熱量換熱給低溫水,再送到熱用戶。這可以將鍋爐和熱用戶分開,形成了各自獨立的循環系統,有利于鍋爐安全經濟運行。又因為供熱范圍大,不同區域情況不相同,有的區域供熱是高層建筑,有的區域是老系統,有的是地板盤管采暖……所以它們的運行參數不同,由各換熱站調節將更為科學和方便。
最后,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單位熱價制定方面的問題。
熱作為商品進入市場,必須符合市場的經濟內在規律。正確核算和制定熱價才能正確反映熱作為商品的價值。這樣才能保證供熱單位和熱用戶的基本利益,按熱計量收費才能順利實施,進一步達到節能的目的。根據國外的成功經驗,熱價的制定應采用兩部制。即:固定熱價和計量熱價。
綜上所述,只有政策先行,技術先導,科學管理,大力宣傳,才能使熱計量工作穩步實施,并在實踐中逐步改進和完善,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和推廣。供熱體制必須進行改革,而供熱計量收費是供熱體制必不可少的一步。這樣,既有利于供熱質量的提高和保障,也有利于供熱事業的良性發展,最終達到合理用能和節能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