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表行業產品標準(CJ128-2007)的修訂,意味著熱量表將從行業標準升級為國家標準,爭取今年批準發布。”呂士健表示。
升級為國標
從2009年開始,呂士健所在的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等單位開始著手對熱量表標準做第二次修改,參考標準是歐標EN1314—2007,第三版將作為國家標準制定。記者從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網查詢,熱能表已被列為在編產品國家標準。
呂士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熱量表升級為國家標準,是希望從節能的角度引起重視,覆蓋更大范圍。
大連世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總經理趙永芳認為,企業應該接納這個標準,這表明國家對熱量表行業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
兩大變化
呂士健介紹,此次修訂增加了符合國情的條款,甚至有些條款比新版EN1314更嚴格,特別是流量傳感器耐久性試驗和通訊協議兩大問題。
熱量表主要由流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積分儀三部分組成,流量傳感器的精度是保障熱量表質量的核心部件。實踐表明,熱量表主要問題是流量傳感器不過關。
此次標準修訂最大看點,是對流量傳感器增加了基本耐久性試驗,由原來的恒流量、300小時的測試,提高到變流量、2400小時的測試,保證5年壽命指標。與歐標不同的是,2400小時的溫度設定在95℃。
另一大變動是曾遭遇到眾多企業爭議的統一通訊協議問題,增加了光電接口遠傳抄表和數據通信的配備要求。
呂士健解釋,鑒于國內沒有可操作的協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熱量表》標準(CJ128—2007)中提出了統一通訊協議,“如果廠家協議不統一,將來熱力公司困難重重,將造成巨大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