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電熱膜輻射供暖技術是一種較新的供暖技術,在國內也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電熱膜是將特別的導電溫墨及金屬載流條經印刷、熱壓在兩層絕緣聚酯薄膜間制成的純電阻發熱體,再配以獨立可調的溫控裝置,形成了電加熱的供暖系統。
關鍵詞:電熱輻射供暖、設計、安裝。
1、概述:
基于我國能源結構的變化;城市大氣環境的日益惡化;住宅商品化;人們對室內熱舒適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集中供熱的質量普遍不高及收費制度不合理、收費難等等因素,近幾年我國出現了一種新析室內供暖方式——低溫電熱輻射供暖,成為住宅供暖可供參與(考慮)的方式之一。
任何物體都具有熱輻射效應,輻射及對流是所有供暖系統都具備的散熱方式。當借助暖系統中,以輻射方式散發的熱量占總能的50%以上時,該供暖系統稱為輻射供暖系統。根據輻射體表面溫度,將輻射供暖分為低溫輻射、中溫輻射、高溫輻射,通常所說的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及本文所述的低溫電熱供暖系統均是表面溫度低于80℃的低溫溫輻射供暖。
2、低溫電熱輻射供暖系統的特點
2.1 舒適性高
2.1.1 室內溫度分布均勻,不會出現對流散熱近熱遠冷、上熱下冷的現象,溫度梯度合理,實驗證明無論地板輻射供暖還是頂棚輻射供暖,其室內溫度梯度均是上下熱中間冷,符合人體生理衛生需要,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2.1.2 輻射采暖不象對流供暖易引起室內污濁空氣對流;衛生條件好。
2.1.3 處于輻射環境中的家具及圍護結構溫度高于空氣溫度,減少了對人體的冷輻射,同時房間熱穩定性好,停止供暖后室溫下降緩慢。
2.1.4 電熱輻射供暖升溫迅速,控溫方便,比熱水輻射供暖更具優勢。
2.2 節能
2.2.1 在相同的舒適感的情況下,輻射供暖的室內溫度可比對流供暖低2—3℃,即人體的實感溫度提高警惕,減少了設計供暖負荷。
2.2.2 電熱供暖按房間劃分系統,由于電熱輻射供暖方便靈活的控制,不使用的房間及不使用的時間可關小或關閉,可最大限度節能。
2.2.3 采用溫控器,用戶可隨意調整室溫,杜絕傳統供暖設備(包括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不易調節,無法控制等弊病,恒溫控制本身便是節能的可靠保證。
2.3 安全環保
2.3.1 電力是最為清潔的能源,可保持完美的小區環境。在輸送和控制方面有突出的優點。
2.3.2 克服目前較為常見的家用燃油,燃氣供暖爐多點低空排放,污染空氣,危及安全的缺點。
2.4 隱形安裝 管理方便
利用地板或項棚供暖,取消了暖氣片及管道,增加了使用面積,便于裝修及家具布置和美觀。頂棚的電熱輻射供暖避免了地板供暖易受家具遮擋,降低供暖效果的缺點。
將供暖費轉化為電費,方便了物業管理;設備為可靠成品,使用壽命長,便于維護。
2.5 缺點
2.5.1 以電為供熱能源,必然存在安全用電問題。
2.5.2 有些地區的電壓穩定性較差,對電熱設備的可靠性,使用壽命都會有影響。
3、電熱膜熱輻射供暖負荷計算
電熱膜熱輻射供暖技術是將電熱膜片以并聯方式連接埋設于室內的頂棚、墻壁及地面內,片與片之間的連接采用特殊的合金材料制成的連接卡,同時連接卡還附帶有起絕緣作用和保護作用的塑料罩。每個房間一個溫控器,此房間的電熱膜片最終連接到溫控器上,其最大特點是溫度可調。采用電熱膜技術的用電負荷可用下式計算:
p=(1+k)pm
式中:p——電熱膜用電負荷,w;
k——運行系數,一般取k=0.2;
pm——房間熱負荷計算值,w。
通過上式我們可得出每個房間的用電負荷,并進一步計算出總負荷。一般來講,我區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所需電熱膜電功率為50—75w,如此計算下來每套住宅采用電熱膜所需用電量是不采用電熱膜所需用電量的近兩倍,而且配電回路數至少增加兩路。
4、及計量方式
采用電熱膜采暖的住宅在供電方式及計量方式的設計上目前大概有二種。一是單相進戶,單相計量;二是三相進戶,三相計量。下面比較一下這兩種方式:
a.單相進戶,單相計量
以三類住宅為例,國家《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規定用電負荷標準為4kw,若采用電熱膜供暖,則總負荷約需7kw,根據公式:
i=p/u·cosφ
式中:p——有功計算負荷,取7000w;
u——額定相電壓,其值為220v;
cosφ——平均功率因數,取0.9。
則:
i=35.4(a)
根據《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中第4.0.12條規定:單相供電負荷當線路電流i>30a時,宜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目前,我國開發的住宅的建筑面積大部分均已超過三類,于是就有采用電熱膜用電與其余用電分開的供電設計方法,也就是電熱膜單獨計量、單獨配電。我區的住宅供電設計已強制性采用集中計量方式,多層住宅電表箱一般置于地下室。如果采用電熱膜供暖,每戶需兩塊電表,這不但增大了電表箱,而且使到每戶的配線特別麻煩,增加造價,破壞結構。筆者認為此種配電方式不宜采用。
b.三相進戶,三相計量
由于采用三相供電,其每相電流相對減小,進線線徑也可減小,同時為將來的發展預留了更大的用電容量。在設計時應注意三相容量的配置,盡量達到平衡。但是,采用220/380v三相四線制供電存在以下缺點:一是由于380v電壓進入住戶,不安全隱患增加;二是增加了三相電表和四極開關,電表箱及用戶箱尺寸加大、投資增加;三是負荷不易平衡;四是導線根數增多不易穿線。
5、結論
綜上所述,采用電熱膜采暖后供電系統的設計較為復雜。另外,需要系數法中系數的取值問題也是有待研究和解決的。
從電熱膜的具體施工上來講。由于屬于新技術,無經驗可以借鑒,安裝較復雜,質量難以控制。尤其是電熱膜系統與建筑物的等電位連接,這是關系到人身安全的問題。
電熱膜是靠電能來發熱。就我區來講,幾乎全為火力發電。火力發電由(下轉4頁)(上接24頁)煤炭燃燒轉化成電能的效率是很低的,大約為30%多,再經過變電、輸電到用戶,其效率會更低。國家一再提倡節約能源,如果用如此低效的能源來采暖,這顯然是對能源的不合理應用。
如果大規模采用電熱膜采暖,這樣不但用戶的用電負荷會大增,連小區內的線路及變壓器容量都必須增加,這將牽扯到較大的城網改造問題。同時由于冬季采暖而夏季不采暖,會出現冬季與夏季用電量相差懸殊,造成配電網的設計復雜化。
筆者認為,在以火力發電為主要電能供應的地區,電熱膜輻射采暖技術將不會成為該地區采暖技術發展的方向,予以酌情考慮,不宜大力推廣。
關鍵詞:電熱輻射供暖、設計、安裝。
1、概述:
基于我國能源結構的變化;城市大氣環境的日益惡化;住宅商品化;人們對室內熱舒適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集中供熱的質量普遍不高及收費制度不合理、收費難等等因素,近幾年我國出現了一種新析室內供暖方式——低溫電熱輻射供暖,成為住宅供暖可供參與(考慮)的方式之一。
任何物體都具有熱輻射效應,輻射及對流是所有供暖系統都具備的散熱方式。當借助暖系統中,以輻射方式散發的熱量占總能的50%以上時,該供暖系統稱為輻射供暖系統。根據輻射體表面溫度,將輻射供暖分為低溫輻射、中溫輻射、高溫輻射,通常所說的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及本文所述的低溫電熱供暖系統均是表面溫度低于80℃的低溫溫輻射供暖。
2、低溫電熱輻射供暖系統的特點
2.1 舒適性高
2.1.1 室內溫度分布均勻,不會出現對流散熱近熱遠冷、上熱下冷的現象,溫度梯度合理,實驗證明無論地板輻射供暖還是頂棚輻射供暖,其室內溫度梯度均是上下熱中間冷,符合人體生理衛生需要,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2.1.2 輻射采暖不象對流供暖易引起室內污濁空氣對流;衛生條件好。
2.1.3 處于輻射環境中的家具及圍護結構溫度高于空氣溫度,減少了對人體的冷輻射,同時房間熱穩定性好,停止供暖后室溫下降緩慢。
2.1.4 電熱輻射供暖升溫迅速,控溫方便,比熱水輻射供暖更具優勢。
2.2 節能
2.2.1 在相同的舒適感的情況下,輻射供暖的室內溫度可比對流供暖低2—3℃,即人體的實感溫度提高警惕,減少了設計供暖負荷。
2.2.2 電熱供暖按房間劃分系統,由于電熱輻射供暖方便靈活的控制,不使用的房間及不使用的時間可關小或關閉,可最大限度節能。
2.2.3 采用溫控器,用戶可隨意調整室溫,杜絕傳統供暖設備(包括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不易調節,無法控制等弊病,恒溫控制本身便是節能的可靠保證。
2.3 安全環保
2.3.1 電力是最為清潔的能源,可保持完美的小區環境。在輸送和控制方面有突出的優點。
2.3.2 克服目前較為常見的家用燃油,燃氣供暖爐多點低空排放,污染空氣,危及安全的缺點。
2.4 隱形安裝 管理方便
利用地板或項棚供暖,取消了暖氣片及管道,增加了使用面積,便于裝修及家具布置和美觀。頂棚的電熱輻射供暖避免了地板供暖易受家具遮擋,降低供暖效果的缺點。
將供暖費轉化為電費,方便了物業管理;設備為可靠成品,使用壽命長,便于維護。
2.5 缺點
2.5.1 以電為供熱能源,必然存在安全用電問題。
2.5.2 有些地區的電壓穩定性較差,對電熱設備的可靠性,使用壽命都會有影響。
3、電熱膜熱輻射供暖負荷計算
電熱膜熱輻射供暖技術是將電熱膜片以并聯方式連接埋設于室內的頂棚、墻壁及地面內,片與片之間的連接采用特殊的合金材料制成的連接卡,同時連接卡還附帶有起絕緣作用和保護作用的塑料罩。每個房間一個溫控器,此房間的電熱膜片最終連接到溫控器上,其最大特點是溫度可調。采用電熱膜技術的用電負荷可用下式計算:
p=(1+k)pm
式中:p——電熱膜用電負荷,w;
k——運行系數,一般取k=0.2;
pm——房間熱負荷計算值,w。
通過上式我們可得出每個房間的用電負荷,并進一步計算出總負荷。一般來講,我區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所需電熱膜電功率為50—75w,如此計算下來每套住宅采用電熱膜所需用電量是不采用電熱膜所需用電量的近兩倍,而且配電回路數至少增加兩路。
4、及計量方式
采用電熱膜采暖的住宅在供電方式及計量方式的設計上目前大概有二種。一是單相進戶,單相計量;二是三相進戶,三相計量。下面比較一下這兩種方式:
a.單相進戶,單相計量
以三類住宅為例,國家《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規定用電負荷標準為4kw,若采用電熱膜供暖,則總負荷約需7kw,根據公式:
i=p/u·cosφ
式中:p——有功計算負荷,取7000w;
u——額定相電壓,其值為220v;
cosφ——平均功率因數,取0.9。
則:
i=35.4(a)
根據《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中第4.0.12條規定:單相供電負荷當線路電流i>30a時,宜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目前,我國開發的住宅的建筑面積大部分均已超過三類,于是就有采用電熱膜用電與其余用電分開的供電設計方法,也就是電熱膜單獨計量、單獨配電。我區的住宅供電設計已強制性采用集中計量方式,多層住宅電表箱一般置于地下室。如果采用電熱膜供暖,每戶需兩塊電表,這不但增大了電表箱,而且使到每戶的配線特別麻煩,增加造價,破壞結構。筆者認為此種配電方式不宜采用。
b.三相進戶,三相計量
由于采用三相供電,其每相電流相對減小,進線線徑也可減小,同時為將來的發展預留了更大的用電容量。在設計時應注意三相容量的配置,盡量達到平衡。但是,采用220/380v三相四線制供電存在以下缺點:一是由于380v電壓進入住戶,不安全隱患增加;二是增加了三相電表和四極開關,電表箱及用戶箱尺寸加大、投資增加;三是負荷不易平衡;四是導線根數增多不易穿線。
5、結論
綜上所述,采用電熱膜采暖后供電系統的設計較為復雜。另外,需要系數法中系數的取值問題也是有待研究和解決的。
從電熱膜的具體施工上來講。由于屬于新技術,無經驗可以借鑒,安裝較復雜,質量難以控制。尤其是電熱膜系統與建筑物的等電位連接,這是關系到人身安全的問題。
電熱膜是靠電能來發熱。就我區來講,幾乎全為火力發電。火力發電由(下轉4頁)(上接24頁)煤炭燃燒轉化成電能的效率是很低的,大約為30%多,再經過變電、輸電到用戶,其效率會更低。國家一再提倡節約能源,如果用如此低效的能源來采暖,這顯然是對能源的不合理應用。
如果大規模采用電熱膜采暖,這樣不但用戶的用電負荷會大增,連小區內的線路及變壓器容量都必須增加,這將牽扯到較大的城網改造問題。同時由于冬季采暖而夏季不采暖,會出現冬季與夏季用電量相差懸殊,造成配電網的設計復雜化。
筆者認為,在以火力發電為主要電能供應的地區,電熱膜輻射采暖技術將不會成為該地區采暖技術發展的方向,予以酌情考慮,不宜大力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