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地熱電采暖在熱負荷計算、供電線路設計、施工要求,以及在材料設備選用等方面,需要設計、施工人員給與重視。地熱電采暖作為一種新型的采暖方式,引入國內,已經歷相當一段時間。人們從認識到使用,也經歷數載。電熱地采暖的優略正被人們逐步認知。在此,本人將自己在電熱地采暖的實際施工中的認識和理解,提出來供各位參考借鑒。
關鍵字:電采暖,熱負荷,外線容量,節點做法,溫度控制器
地熱電采暖作為一種新型的采暖方式,引入國內,已經歷相當一段時間。人們從認識到使用,也經歷數載。電熱地采暖的優略正被人們逐步認知。在此,本人將自己在電熱地采暖的實際施工中的認識和理解,提出來供各位參考借鑒。
鑒于電熱地采暖作為一種相對較新采暖形式,在計量上和使用中,有特殊之處,如圖所示。因而,在施工圖的圖紙設計上,特別需要重視建筑熱負荷量的計算、電力系統的設計計算,以及重要部位的節點做法設計。
1、熱負荷的計算
在這方面,計算方法與普通采暖的熱負荷計算區別不大。由于是采用地板散熱形式,在室內熱空氣的循環系數、圍護結構系數上的取值是可以大膽一些的。
在這里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建筑形式的選擇,對于地熱電采暖的使用效果、設計方案、系統造價等等,影響巨大。對于從事專業設計的設計人來講,在系統的選擇上,往往忽略與建筑設計的技術交流;而建筑設計為保證建筑效果,在對于機電系統設計上,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導致機電系統設計時,不得不遷就建筑狀況,使機電系統功能很難有效的發揮,最終機電設備在實際安裝和使用上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這方面的教訓,筆者深有感觸。機電系統選型,一般在擴初設計階段中完成。但到了施工圖設計時,建筑設計尤其是住宅項目的設計上,為了外立面的效果,機電系統的設置成為“配合”設計,對于地熱電采暖來講,建筑的凈空高度、門窗比、保溫材料的選用,都是直接影響電熱地采暖系統方案設計,需要專業設計師給與高度重視的。
2、電力系統外線容量計算
此問題相當關鍵,直接導致開發商對項目機電系統的成本控制,以及與市政電力系統的配套設計。在此問題上,由于傳統專業申報、設計、審批等程序的影響,和電力部門從自身安全、效益的角度,對電熱地采暖的外線容量設計上,相關的專業設計人員一般采用比較保守態度,常常會導致相關設計單位在對于電熱地采暖外線電力容量的計算上,不得不“安全第一”謹慎有余。
實際上,在住宅項目電力負荷計算不斷增大的今天,消化冬季采暖用電負荷,已經成為可能。首先,在冷、熱負荷當量計算中,夏季制冷與冬季制熱的電負荷量以基本接近,利用盛夏季節的制冷電力負荷,滿足冬季采暖制熱電力負荷,不失為一個填平電力系統中用電峰谷現象的首選良策。
依據電采暖生產廠家的介紹,結合一些實際項目,一般來講,室外電力系統外線容量,就十五萬建筑平米的住宅項目來講,如采用地熱電采暖,電力系統外線的造價,比原電力系統設計造價增加1.5倍左右。但與其他形式的采暖方式和系統,在初始投入及運行維護的費用投入上,電系統的費用增加量的經濟性、時效性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
3、室內電力系統的設計
從目前生產廠家提供的資料來看,地熱電采暖系統的戶內配電箱的控制回路上,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設計。
目前在北京的市場上,電熱地采暖的電纜采用固定發熱功率,由發熱電纜的長度決定采暖時消耗的總熱負荷值。由于是電纜發熱,其熱效率較高,一般可達94%以上,因而在室內強電回路設計上,根據采暖熱負荷值,直接計算支路電量消耗功率,進行供電回路上的設計。只是在配電間或樓層強電間,按相關規范要求考慮同時使用系數的選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