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提倡的熱計量方式是:每戶分別安裝熱量表,室內散熱器前安裝自動溫控閥,差壓控制閥安裝在每戶的入口或每棟樓的入口。這種符合熱計量的供熱系統,本文稱之為老式熱計量系統。新式熱計量方式指的是符合“熱量按樓計量,按住戶面積分攤”要求的熱計量系統,其特點是:在每個單體熱用戶的進口安裝自力式差壓控制閥或可調式差壓控制閥、熱量表,戶內的散熱氣前安裝自動溫控閥。然而,對于采用這種新式的按熱量收費方式的供熱系統,怎樣調節和運行才能達到比較好的運行效果,很多供熱單位卻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有必要對這種新的供熱形式進行分析,并找出相適宜的運行和調節方式。
一、按戶計量和按樓計量供熱系統的不同之處
我們國家早期進行的熱計量試點工程,都是建立在按每一住戶進行供熱熱計量,按實際用熱量收取熱費的模式。即在每一個樓或住戶的進口安裝自力式差壓控制閥,每一個住戶的進口安裝熱量表、住戶的每一組散熱器前安自動溫控閥。這種模式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大量的戶間傳熱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第二,供熱公司的水質普遍較差,影響熱量表的計量。第三,熱計量設施成本高、使用壽命短。第四,冷山多的頂層住戶、底層住戶、把山墻住戶熱耗高與其它住戶的問題難于得到很好的解決。第五,當初的熱計量,筆者將其定義為“用戶主動變流量系統”,供熱量的調節權力在于住戶,而不在于熱力公司,住戶的室內溫度的最大值是28攝氏度,既有供熱公司的循環泵、鍋爐是原來按18攝氏度設計的,遠遠達不到28攝氏度這個要求,所以造成了嚴重的熱力失調。
“熱量按樓計量,按住戶面積分攤”的新式熱計量(以下稱新的熱計量)系統克服了上述的幾個缺陷,可行性、實用性都比較強,得到了眾多人士的認可。這種系統現行的基本做法是:在每一個樓的進口安裝自力式差壓控制閥、熱量表,每一個住戶的每一組散熱器前安自動溫控閥。
上述這些關于熱計量的設備在熱計量供熱系統中的作用:
熱量表:熱計量的收費方式,熱量表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設備,沒有它熱計量將無從談起。熱量表的主要元件是流量儀、溫度傳感器件和積算儀。
溫控閥:溫控閥是由住戶根據自己的愿望,用來調節室內溫度并自動維持室內溫度恒定的一種自動溫控節流閥。溫控閥由溫包和一個調節閥組成。
自力式差壓控制閥:自力式差壓控制閥分為兩種,一種是定差壓的,另一種是可調差壓的。它有兩個作用,第一是保證溫控閥的正常工作壓差,不能超出0.1Mpa;第二是保證并穩定本樓的正常壓差,不會因熱網其它熱用戶壓力和流量變化而使本樓的壓差發生變化。
與當初以每個住戶為目標的熱計量不同的是,現在所倡導的熱計量是“熱量按樓計量,熱費按住戶面積分攤”的計量方式,是以每一個樓為計量目標的,作為一棟樓內的一個住戶,沒有可能去左右整個樓的供熱量,也不可能主動關小自己家的溫控閥,因此,這種熱計量系統不再是“用戶主動變流量系統”,而是一個供熱公司主動的定流量或變流量供熱系統。
二、按面積收費和熱計量收費與熱用戶的不同心態
按面積收費時:
熱用戶的心態:室內溫度不低于18攝氏度,溫度越高越好,反正熱費是一樣的。
供熱公司的心態:所有用戶室溫都達到18攝氏度,不能有低的18攝氏度,也不能有高的18攝氏度。溫度低了,收費困難;溫度高了,公司就要賠錢了。
按新式計量收費時:
熱用戶的心態:室內溫度最好18-20攝氏度,溫度搞了,熱費高;溫度低了,雖然熱費也低,但舒適度差。
供熱公司的心態:所有用戶室溫都達到18攝氏度以上,不能有低的18攝氏度,溫度低了,收費困難;最好能高于18攝氏度,溫度高了,公司可以取得更多的熱費收入,更多的利潤,如同商場多賣東西可以多掙錢一樣。
在按面積收費時,熱力公司的熱費收入是固定的,最大目標是,滿足所有用戶室內18攝氏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在按新熱計量收費時,供熱公司的熱費收入是變動的,直接與用戶的用熱量掛鉤,因此,這時的最大目標是,滿足所有用戶室內溫度18攝氏度以上,只能高不能低。由于這個原因,在實行新的熱計量收費以后,熱用戶的室內溫度可能會有所提高。。。。。。
三、新熱計量系統平衡方法的現狀
幾年來,天津市在熱計量設備的使用上走在了其他省市的前面,山東、河北、北京緊隨其后,我們接觸了一些供熱公司,他們大多安裝了適應老式熱計量系統的控制設備,在供熱調試階段,普遍出現了嚴重的水力失調,調節起來困難很多,筆者認為其原因是:用戶的散熱系統包括溫控閥,其散熱能力是達到室內28攝氏度以上,但由于現行的收費方法還是按面積收取熱費,熱力公司的標準是室內溫度18攝氏度,用戶沒有人去關小溫控閥,關到18-20攝氏度,而我們的熱源、循環泵即使全部開啟,也達不到這樣高的要求,這就造成了“近端熱,遠端冷”的熱力和水力的失調。所以,為了達到水力平衡,供熱公司不得不進行人為的初調節。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定差壓的自力式差壓控制閥滿足不了供熱公司的需要,生產企業又開發出了可調差壓的自力式差壓控制閥(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行業的或國家的可調式差壓控制閥的標準)。實際使用時,用超聲波流量計測量熱用戶的流量,用可調式差壓控制閥調節用戶流量,達到管網的平衡。這又有兩方面的困難,第一,多數熱用戶不具備足夠的直管段,測量的精度大打折扣;第二,國產差壓控制閥的精度不夠,很多的流量值調節不出來。
由于熱用戶沒有人去關自己家的溫控閥,因此,雖然安裝了適用于“用戶主動變流量”的熱計量控制裝置,在供熱收費方式沒有改成按熱量收費之前,實際運行還是和傳統的供熱系統一樣按定流量運行。
傳統的按面積收費和“熱量按樓計量,按住戶面積分攤”的熱計量系統對于任意一棟樓的住戶來講,只是供熱收費的計價基礎變了,假設室外溫度和往年一樣,室內溫度還是18攝氏度,所交的熱費也基本一樣。由于熱費是“按樓計量,按住戶面積分攤”,所以自家熱費的高低自己沒有決定權,既適你關小自己家的暖氣閥門,少用了熱量,熱費卻不能少。由此,住戶沒有人去關自己家的暖氣閥門,那么,住戶的循環流量還是比較穩定的,供熱系統的循環流量也基本是定流量的。因此,即使實現了供熱收費的按熱計量收費,從熱網的控制方式來看,這種系統將依然是和傳統的供熱系統一樣,是定流量系統。
四、新式熱計量系統運行調節方式
1、樓前可調差壓控制閥加流量計加散熱氣前溫控閥
新建的供熱小區,大多使用樓前可調差壓控制閥加流量計加散熱氣前溫控閥的這種設計方式,與之相適應的運行方式有兩種:第一,供熱公司主導的定流量質調節的運行方式;第二,“熱用戶主動變流量”而供熱公司被動變流量的運行方式。根據前面的分析,新式熱計量系統是一個定流量的供熱系統,用戶不會自己去進行調解,因此,這種形式的熱計量只能采用供熱公司主動的定流量質調節運行方式。
可調差壓控制閥調節的目標是差壓,用差壓來調流量雖然也是可以的,必須配合超聲波流量計,比起使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閥來,要麻煩很多,精度也要差一些。
溫控閥的開度調節范圍是滿足熱用戶室內5-28攝氏度。然而,在新式計量收費形勢下,沒有人去關小自己家的溫控閥,供熱系統將是一個定流量系統。由于存在上述兩個因素,散熱氣前的溫控閥是否還有必要?如果有必要,溫控閥最高28攝氏度的設定溫度是否還適用?這個問題值得討論。筆者的觀點是:溫控閥沒再安裝的必要。
2、樓前自力式流量控制閥加流量計加散熱氣前溫控閥
大量使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閥進行熱網平衡的既有供熱小區和新建的供熱小區,也可以使用樓前自力式流量控制閥加流量計加散熱氣前溫控閥的這種設計方式,它適用的運行方式只能是定流量質調節運行方式,與新式熱計量系統的定流量運行方式正好匹配。
使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閥進行管網調節,調節的對象是熱用戶的流量,比較直觀、簡便、準確,不必使用超聲波流量計。
溫控閥的問題同上。
3、樓前自力式阻力平衡閥加流量計加散熱氣前溫控閥
自力式阻力平衡閥是一種吸收了自立式流量控制閥和平衡閥各自的優點、克服各自的缺點而發明的一種全新的水力平衡元件(后面有具體的講解)。
新建的供熱小區,也可以使用樓前自力式阻力平衡閥加流量計加散熱氣前溫控閥的這種設計方式,適用的運行方式有三種:第一,供熱公司的定流量質調節運行方式;第二,“熱力公司主動變流量”的變流量運行方式;第三,供熱公司主導的質量同時改變的質量并調運行方式。而根據理論的論證,質量并調的方式是供熱效果與節能效果都能能達到最好的最佳的運行方式,現在,由于具有了自力式阻力平衡閥這樣一種方便的、有效的管網阻力平衡工具,使得質量并調這一先進科學的運行方式得以推廣開來。
溫控閥的問題同上。
五、自力式阻力平衡閥
要認識自力式阻力平衡閥首先要懂得熱網的水力特性。
一、熱網水力特性公式:
供熱系統中熱網上各用戶之間總體上來講都是并聯的。由并聯網路的特性公式:
△P=S1·V12=S2·V22=S3·V32=…
得并聯網路V1:V2:V3…=1/ :1/ :1/ …
式中△P表示一個水力元件、一段管道或一個循環環路兩端的壓差;Pa/m2
式中V1、V2、V3分別表示并聯段管1、2、3的流量,m3/h;
式中S1、S2、S3分別表示并聯段管1、2、3阻力系數,Pa/(m3/h)。
根據上面的基本公式,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
1、并聯管段中各分支管的阻力狀況(即阻力系數S值)不變時,即供熱系統中各熱用戶的阻力系數不變時,網路總流量增加多少倍或減少多少倍,并聯管段中各分支管段即供熱系統中各熱用戶的流量也相應增加多少倍或減少多少倍。
2、當并聯管段中任一分支管段的阻力狀況(即阻力系數S值)發生變化時,網路總阻力系數必然隨著變化,而且網路總流量在各分支管段中的分配比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
根據上面的基本公式,又可以推導出下面的結論:(推導過程省略)
當熱網中某一節點的阻力系數發生變化之后,這一節點前面的管段(即熱用戶),流量將呈不等比例的變化;這一節點后面的管段(即熱用戶),流量將呈等比例的變化。
根據供熱管網的這些水力特性,當一個供熱系統采用質量并調的運行調節方式時,循環水泵的變速運行相當于熱網總出口的阻力狀況(即阻力系數S值)發生了變化,循環泵出口后面的熱用戶即全部的熱用戶,其循環流量將等比例的變化。這就保證了循環泵變速之后管網的平衡。
也就是當熱網達到阻力(阻力系數)平衡后,管網上各支線、各用戶閥門不再操作,其開度固定不變(各個熱用戶環路阻力系數不變),熱網總流量再增減變化多少,網上各用戶流量也按相同的比例增減變化多少,而不會改變原來的平衡狀態。
二、自力式阻力平衡閥的工作原理:
自力式阻力平衡閥是在自力式流量控制閥和平衡閥的基礎上,保留了這兩種產品各自的優點,克服各自的缺點而發明的一種全新的水力平衡元件。
該產在保留了自力式流量控制閥的自動調節孔板、壓差自動平衡機構、手動調節孔板、壓力控制反饋管路、設定流量的刻度標尺等結構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自動孔板鎖定裝置和兩個與平衡閥相同的壓力檢測孔。鎖定裝置用來鎖定自動孔板和壓差自動平衡機構,不使用鎖定裝置時本閥與自力式流量控制閥功能完全相同——具有恒定流量的功能。在熱網初調節階段,鎖定裝置完全打開,該閥按自力式流量控制閥方法進行調節,熱用戶的流量很快達到平衡狀態,發揮了自力式流量控制閥在熱網平衡控制上的優勢。然后。使用鎖定裝置鎖定本閥中的自動孔板和壓差自動平衡機構,自動調節孔板將不再隨本閥前后壓差變化而自動調節開度,使本閥變成了一個開度不變的、具有變流量性能的平衡閥。由于在使用鎖定裝置進行鎖定前,各個熱用戶達到了平衡狀態,所以,熱源循環泵再進行變速時,根據上面講的熱網水力特性,各用戶流量將成等比例的變化,依然保持平衡狀態。自力式流量控制閥的定流量和平衡法的變流量,兩種功能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轉換。測壓檢測孔用來測量閥的進出口壓力,并根據定流量狀態下的實際流量,計算出相應狀態下的阻力和阻力系數,這個性能對于設計人員進行水力平衡工程設計和運行人員分析運行中的壓力、流量、阻力情況提供了簡便準確的工具。
熱源
1
2
3
4
5
舉例說明:如上圖,在進行阻力平衡的初調節過程中,先使用自力式阻力平衡閥中恒流量功能,將5個熱用戶的流量按設計流量調節好,此時,5個熱用戶的流量是平衡的,在此流量狀態下的5個熱用戶環路的阻力(阻力系數)也是平衡的。此時,使用自力式阻力平衡閥的鎖定裝置,將壓差感應部分和自動孔板的位置鎖定,也就是鎖定了的5個熱用戶在此流量狀態下的平衡狀態(即5個熱用戶環路的阻力和阻力系數),由于各個熱用戶的阻力系數處于一個比較精確的平衡狀態,那末,當我們改變熱網循環泵流量的時候,5個熱用戶的流量將呈等比例的變化,依然保持平衡狀態。
使用自力式阻力平衡閥進行熱網調節時,首先進行流量平衡,然后再進行阻力平衡,它是以熱用戶的阻力平衡為目標。既克服了以平衡閥為代表的水力調節元件在初調節中熱網難于平衡這一缺點;又克服了采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閥調節的熱網只能按定流量的質調節方式運行的缺點。使之既能適用于定流量的質調節運行方式,又能適用于變流量或質量并調的運行方式;既適用于傳統的按面積收費、又適用于現行的“按樓計量,按住戶面積分攤”的熱計量收費系統的供熱運行方式。
結論:在“熱量按樓計量,按住戶面積分攤”的熱計量收費系統中,戶內散熱氣前的溫控閥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供熱的運行方式將是供熱公司為主導的定流量或變流量運行方式,差壓控制閥的作用與自力式流量控制閥和自力式阻力平衡閥相比相對差一些;而由于有了自力式阻力平衡閥這一新的水力平衡工具,使質量并調這一先進、節能、靈活的運行方式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