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南部小鎮韋克舍堪稱世界環保先鋒,常常吸引多國考察團前往觀摩。在發展清潔能源、應對全球變暖方面,韋克舍鎮可謂新招迭出、妙趣盎然。
廢“柴”供暖
在韋克舍湖畔,大約5萬戶人家享受著一種獨特的采暖方式:燒“柴”供暖。
這項服務由桑德維克供暖廠提供。負責人拉爾斯•埃林朗說,這種供暖方法所用燃料來自“森林或鋸木場的木片、樹皮或樹枝”。
在桑德維克的總供暖量中,98.7%來自上述這些不起眼的廢舊木料。
人們很難想到,1979年以前,石油曾是桑德維克的唯一燃料來源。但第二次石油危機使瑞典人看到了發展自主新能源的重要性。
1980年,瑞典開始引進生物能源技術。20多年后,生物能源已在這個北歐國家得到普及。
開發新燃料
瑞典還在尋找新燃料。韋克舍大學校園內矗立著一棟號稱全歐最大的木制建筑,瑞典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研發工作就在樓內開展。
安德斯•博丹教授說,他們正在研制一種學名叫二甲醚的燃料。它是一種無色氣態醚,通常可在植物材料、農業廢棄物或樹干、樹枝等伐木業殘渣中提取。在木料殘渣中提取的二甲醚當燃料尤其高效。
博丹說,這項成果一旦進入應用領域,10年之內年產量有望擴展到40萬噸。他希望,那時新燃料可支撐起全鎮的公共交通系統,而私家車全部使用電力。
博丹相信,在瑞典今后的能源格局中,二甲醚將占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