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將至,供暖在即,無人不聞“暖”而喜。可這個“暖”字中存在著太多的“老問題”亟待解決。因為如不能妥善解決好這些“老問題”,就會影響到部分市民冬季及時、正常取暖。
解決供暖“老問題”,應用工作新思維,方能走出被“老問題”圍堵之困境。在既要解決資金問題,又要考慮污染問題,還得進行陳舊設備更新改造的情況下,如何保障向市民及時供暖和保證達到規定溫度標準,平心而論,的確是一件較為棘手的事。可事再難,總得有個解決的辦法——尤其是供暖問題,是必須解決好的事,是容不得絲毫含糊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創新思維,開拓性地去做工作。如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企事業單位的協作精神,政府部門的有效作為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等等,做到有謀者出謀,有力者出力,有錢者出錢,群策群力,共克供暖難關。
供暖,攸關民生大事。作為供暖方,乃至政府主管部門,應針對歷年供暖中出現的“老問題”,事先應采取有效措施,對“癥”下藥,防患于未然,把問題解決在供暖前期,切忌留于供暖之中。只要該做的工作做到位了,該想的事提前想到了,該做的群眾思想工作做好了,該服務的群體服務到位了,真正做到了“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真正把群眾的冷暖放到了心上,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我們全身心地為了群眾,群眾也是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對我們實在力所不及的事,群眾也是會給予諒解的,而問題在于我們在解決供暖中存在的“老問題”時是否應用了新思維,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辦法。
轉變思維方式,強化服務理念,提高辦事效率,樹立為民思想,心系群眾冷暖,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每年供暖中出現的“老問題”,無非就是資金、設備、收費等等。其實只要主管部門提前做好宣傳督導、資金籌措、設備維護更新以及費用的合理收取(對實在繳不起取暖費的低收入群體采取相應對策),相信問題是會得到順利解決的。從以往的做法看,大多問題出在“臨渴掘井”、“鍋開找米”上,這豈能不影響到按時、正常的供暖?所以說,創新思維,就在于從“老問題”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老問題年年出現,年年也在解決,應該說是有應對的有效措施的,只是在解決的時間上常常滯后,這才影響了每年的及時、正常供暖。
創新思維,無非是在時間上做文章,從工作中找差距;把滯后的時間提前,把粗放的工作做細,把服務的理念加強,把遺留的問題盡快解決。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