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出臺關于印發《青島市城市管理局貫徹〈青島市加快清潔能源供熱發展的若干政策〉實施細則》的通知,規定每個清潔能源供熱項目最高可享3000萬元補貼。在此之前,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規劃委員會、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則通過限制或禁止使用污染較重的建筑材料,鼓勵空氣源熱泵的使用與推廣。業內人士指出,以“空氣能”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的逐步推廣應用,將推動傳統空調業進行二次革命。
空氣能技術作為一種能夠從低溫熱源中提取熱量用于供熱的節能技術,因其高效、節能的優勢而備受消費者的喜愛,目前已在木材、食品、陶瓷、造紙、石油等工業領域成熟應用。但在中國,空氣能技術的應用起步較晚,與已經發展了近50年的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在環保、制熱等技術上稍遜一籌。
正是看到了我國環境保護的緊迫性和大勢,上海斯圖華納空調設備有限公司近年來全力研發空氣源高能熱泵在商業、家用制冷、取暖中的應用。在掌握了該項目的核心技術后,該公司大舉進軍山東,于2011年在東平投資數億元建設了我省首家空氣能三合一高能熱泵冷(熱)水媒中央空調生產基地。
上世紀80年代畢業于原山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的上海斯圖華納空調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傳霞介紹,一直以來,市場廣泛應用的空調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一拖一的家用空調,優點是安裝靈活,局部使用局部耗能,運行費用低,缺點是氟進入室內直接蒸發,導致夏天的冰刺感與冬天的燥熱感;另一類是大型集中式的空調水系統,水的穩定性好,溫度波動小,比氟系統的舒適性高,但在局部房間的使用將導致整個空調系統的運轉,能耗較大。斯圖華納將兩種系統有機結合,既吸納這兩種空調系統的優點,又克服其缺點,研發設計了空氣能三合一空調系統。該系統利用空氣源高能熱泵技術,可將空氣中的熱能有效轉換為人們需要的能量,從而實現室內制冷、采暖和加熱飲用、洗浴水。
蘇傳霞給筆者出示的相關發明和鑒定證書顯示,該項目技術將制冷、采暖、熱水有機結合,比傳統空調、取暖、熱水加熱節能省電30%。而該公司研發的空氣源高能熱泵技術還能將制冷設備排放的熱量高效率地轉化成熱能進而加熱飲用、洗浴和日用熱水,大大減少了空氣器熱量排放引起的環境污染和城市熱島效應。蘇傳霞進一步指出,這個系統最大的優點在于只有少量的氟在室外壓縮單元短循環,幾乎不泄漏。室內小型管路微型水泵循環空調水,可以迅速制冷制熱,舒適性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冰刺感與燥熱感,有助于減輕現代都市人的“空調病”。多壓縮單元互為備用,可靠性高,且冬季輪流融霜,解決了vrv氟系統不能克服的融霜影響供暖的頑疾,使冬季濕寒天氣的供暖有了保證。
上海制冷學會資深會員、中國制冷空調協會工程工作委員會專家顧問黃慶鴻將斯圖華納空調系統概括為“網絡化、模塊化、智能化、人性化”,率先讓用戶的中央空調進入物聯網時代。黃慶鴻認為,該空調系統舒適、節能、可靠的屬性無疑是未來綠色低碳建筑的方向和潮流。
空氣能技術應用的一大特點就是無燃燒過程,實現了零污染、零廢氣、零廢渣的排放,環保性能十分顯著。在國家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的形勢下,空氣能憑借其在安全、舒適、節能等方面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將作為一種新型的清潔能源,逐漸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從2014年末開始,空氣能的應用成為國內企業角逐的一個重要領域。面對國家對節能低碳產業的扶持,面對北方巨大的節能采暖產品改革替換空間和南方巨大的采暖藍海,眾多行業內人士均認為,下一個5年將會是空氣能技術發展的黃金時代。隨著技術條件的成熟,空氣能被寄予厚望,將跨過障礙,滿足需求,逐漸成為空調市場的主力軍。 來源:大眾網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