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潔的電力作為熱源,并能與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形式無縫對接,近年來,以低碳節能著稱的電采暖可謂風頭正勁,國家主流媒體爭相報道,地方政府積極推介,當然這還得益于其巨大的推廣效益。
首先,電采暖可消除傳統供暖產生的大量煙塵、廢氣、污水、噪音和鍋爐房及大煙囪與煤、渣堆放及運輸,節省大量治理污染費用;并使采用電采暖地區的房地產增值,例如,原鍋爐房用地可增建商品樓。
電采暖還可取消傳統供暖散熱器與管件(包括分戶供暖計量收費等設施)及其包裝美化,節省費用可觀,增加房間有效使用面積和有利于室內裝修;不敷設室外熱力管線,節省大量緊張的管位資源,有利室外管線綜合規劃、地下管線管理、管線規劃定線、管線保護等費用。
電采暖無運行人工與管理費負擔,省人省費;電費取決于耗電量,由用戶自愿選擇并負擔,無運行虧損時段。
其次,有利于城市供熱,促進全面商品化和市場化,可根本杜絕沿襲50年的國家、單位、社會包燒舊體制和傳統供暖熱費收繳率低和熱費拖欠額巨大的老大難問題。電采暖杜絕“搭車”采暖。
同時使我國大量高級建筑群所帶來的大跨度、大坡度、落地式大玻璃窗等產生的傳統供暖難題迎刃而解,堪稱供暖規劃戰略和設計技術的巨大變革,推廣應用價值極大。
第三,可加速扭轉經濟結構調整所產生的城市供、用電不平衡現象。電供熱是集中供熱高級形式,電采暖又是電供熱高級形式,無須建設蓄能轉換裝置即可應用低谷電,顯然其應用價值和貢獻率更高。
同時,對于一些集中供暖省份來說,與其千里迢迢從內蒙古、陜西和山西等地耗費巨資運煤,造成可觀損耗與環境污染,并在城市中成為巨大污染源和加劇交通與用地緊張等,遠不如干脆直接引進電力的效益為佳。據國家規劃,城市能源將向電力為主過渡。電采暖符合國家能源戰略,必將有力促進電力事業發展。
第四,解決了我國南方城市無供暖的難題。我國累年日平均溫度在5-8℃的川、浙、閩、贛、鄂、湘、桂、貴、云等省和自治區的大量城市,仍未制定供暖政策。但人體產生曲折點的室溫為9.6-11.4℃,15℃時有明顯冷感,12℃時主觀感受寒冷和客觀顯示血流體狀況明顯異常,10℃時更甚,7℃時不但手指功能嚴重異常并有導致冷損傷危險。故室溫在10-12℃時應供暖,提高室溫不低于16℃,比其累年日平均溫度約高8-11℃。
但我國冬季累年日平均溫度低于5-8℃的城市,其現狀建筑多以夏季通風換氣為主,冬季顯出窗墻保溫能力差和換氣量大而造成其熱耗大,導致室內的熱環境質量低下。如全面徹底改造現狀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性能則明顯超越目前居民的承受能力和國力,并與其建筑以夏季通風換氣為主來抗御漫長的炎熱季節的主要功能相矛盾,且不現實。可取對策是房間換氣次數降至節能標準要求的0.5次/h和改善窗戶保溫(在單層窗貼透明薄膜或設棉質窗簾等)可維持室溫為10℃后,控溫節能優勢突出的電采暖則效益最佳。且電采暖對陰冷或潮濕氣候的祛濕、防潮、防霉、防腐、防水等效果顯著,更為適合南方氣候特點。
綜上,電采暖完全符合我國鼓勵消費以提高人民生活舒適水平的國策,還能夠促進遠離城市的大型高效坑口火電廠、水電、核電的發展,有利于盡快改變我國電力構成的不合理狀況,并節省大量治理煤煙污染的費用,社會效益巨大。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