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是領導,他更像是一線工人,因為在新建熱力站的現場,你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說他只懂埋頭干活,他卻能夠運籌帷幄,在一個熱力站出現險情時,統籌調動其他各站積極配合及時應對險情;他的信念是干一行要愛一行,干一行要鉆一行。他就是熱力總公司供熱三公司西區熱力站的中心站長李志忠。
◎當勞模的“秘訣”
2014年11月底,包頭的氣溫已經降至零度以下。在外面,活動和工作的人們已經穿上了棉服,帶上厚厚的手套帽子。剛剛結束東友誼22熱力站新建工程,西區中心站長李志忠又承擔了包鋼大客隊熱力站的新建工程。
當天風很大,地表溫度很低,施工人員手腳都凍得無法靈活施展,加之土層已經上凍了,施工人員挖地溝困難重重。為此,西區中心站長李志忠想到了一個辦法:框架外圍用塑料布罩起來,再在里邊點上一個煤爐使得工地溫度慢慢升上來。辦法一經實施,確實起到了效果,工人們手腳暖和了,也能靈活伸展了。同時,隨著棚內溫度的不斷上升,地表溫度也隨之增加,使得挖地溝的工作順利進行。但作為一名熱力員工,工作中安全意識時刻提醒著他,每日施工一結束,他都會認真檢查施工現場,并叮囑現場看守人員密切注意爐火,防止失火釀禍。
隨著施工的不斷進展,困難就如同室外不斷下降的溫度一般,讓眾多工友內心感到沉重。工程是在供暖后展開的,如果想正常供暖,勢必要有配套的水和電,但是臨時與供水、供電單位接洽事宜,顯然時間上不允許了,而李志忠卻信心滿滿:“如果用戶同意采用臨時的水電暫時代替,我會按照約定時間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如果說勞模是低頭苦干出來的,在李志忠身上還要加一條,應對問題都能從容不迫。在施工現場,工人們干得熱火朝天,而在現場監工的李站長也不閑著,時而給工人幫忙,時而又統籌調度現場進度,緊張的施工現場,李站長和他的團隊們卻顯得從容不迫、應對自如。
◎摸索管理經驗
與供暖初期的繁忙形成反差,供暖進入平穩期,李志忠終于可以閑下來了。可身體上的閑暇,并不能讓他輕松片刻。自從市熱力總公司供熱三公司實施大站管理以來,中心站站長的職能已悄然發生了變化,“不單純是站內各項具體事務的處理,還需要統籌管理各站之間的關系,以應對供暖期間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李志忠站長向記者介紹到。
從具體事務的管理再到對各熱力站分站長的管理和協調,這給李志忠又提出了一個考驗。“以前,一個站內的管理,只要將各項任務布置到人頭,按照分工不同,大家各負其責就可以了。但現在需要統籌協調各站;原本站內的職能相對單一,要是檢修都是檢修,而現在各熱力站內有檢修、運行、收費等各項職能,綜合服務性強了,各站完全可以各自為戰,其間的協調就顯得尤為重要。”
大站管理提升了各熱力站的服務水平和綜合能力,但隨之,也對中心站長的職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對各熱力站的站長進行考核,如何調度各熱力站遇突發險情相互配合”,李志忠說,他對中心站長的職能解讀更多的是這兩點。
為了發揮好中心站長的職責,李志忠度過了很多個不眠之夜。大站管理推行之初,并非所有人都能領會領導意圖、百分百貫徹落實。
李志忠介紹:“大站管理推行之初,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大家心里也沒底,不知道要如何執行,如何才能達到一個理想的實踐效果。”但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實踐,李志忠和各熱力站的站長們才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如今,大站管理的推行已經實施一段時間了,成效已經凸顯,員工主動服務意識增強,各站的綜合服務能力提升。李志忠高興地說:“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大站管理初見成效,接下來,如何深入推進,我還得和各個熱力站的站長們多總結。”來源: 包頭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