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由于各地備案準入政策、宣傳推廣投入及高貴的首檢費用等因素,熱量表企業正面臨著日益增大的運營成本壓力。根據目前的局勢觀察,2014年中國熱量表市場將進一步萎縮,價格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中國供熱信息網了解到,2013年對于熱量表行業來說屬于備受煎熬的一年,整體市場開始萎縮。全行業2013年的整體銷售量在250萬臺左右。相比2012年,萎縮大約一成。市場萎縮一是由于熱量表的主要采購方,房地產市場不夠景氣,在調控的大背景下,很多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出現滯銷。這使得處于房地產下游的熱量表市場難免受到影響。二是通斷法、溫度法和熱分配表等熱計量產品搶走了本來屬于熱量表的市場份額。2013年對于通斷法這種熱計量產品來說屬于黃金年。很多搞這種產品的企業忙的不可開交,至少在吉林、北京、新疆三地,通斷法的風頭完全蓋過了熱量表。而這三地熱量表的市場萎縮的尤為明顯。三是作為政策設計的采購主體——供熱公司,面對熱計量一直采取消極態度。幾乎所有的供熱企業都明白一個道理:安裝了熱計量裝置,尤其是熱量表,老百姓省了錢,國家節約了能源,但是供熱公司的利益難免受到影響。出于這種考慮,很多供熱公司安裝熱計量裝置的主動性不足,做的更多的是表面文章,目的無非是騙取國家的熱改補貼。
熱量表市場在萎縮,但是企業的運營成本卻在直線上升,這就使得這個行業的利潤率在2013年變得更加可憐。2012年全行業銷售額按出廠價計算尚有10個億的規模,但2013年全行業銷售量萎縮一成,體現到銷售額上,恐怕連9個億都不到了。成本的增加主要體現在營銷費用直線上升。
備案準入政策成為熱計量市場發展障礙
備案準入政策一方面使得企業的運行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成為某些權力部門牟利的工具。2013年按每個廠家投入10萬元成本做備案準入來計算,那么全行業300個廠家要拿出3000萬元來做備案。這對于我們這個只有9個億規模的行業來說,并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這筆錢用于研發投入,將使得這個行業的產品質量水平大幅提升,如果這筆錢用于售后服務,將使這個行業的形象大為改觀。本來備案的初衷是淘汰劣質的產品進入市場,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只要企業肯花錢,就沒有做不了的備案。但是當大家都去花錢做備案,這個備案還有什么積極的意義呢?最終這個備案政策發展成了各地行業主管部門創收的手段,大家都在花樣翻新的搞新的備案模式和手段,經常出現前面一種備案尚未到期,已經有新的備案準入的模式出現的情況。試問,我們的行業主管部門,你們是不是更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如何制定收費政策,從根本上推進熱計量改革進入收費階段上。這個行業很弱小,若是再這樣壓榨下去,這個行業沒等發展起來就被壓垮了!
宣傳推廣上的大手筆投入
熱量表行業在經歷了幾年好時光之后,在一些新入行的“大公司”帶領之下,都在競相加大宣傳推廣的力度。從紙媒體的廣告到網絡上的付費推廣,從品牌的評比到各種展會的比拼。可以說熱量表這個行業雖然不大,但是宣傳推廣的熱情卻不遜色于其他民用儀表。舉個例子來說,2013年全行業在北京暖通展上租用的展位面積是3358平方米,展位費用、特裝費用加上人員住宿、差旅費用等,這個展會全行業的投入大約在800萬元左右,而這也只是全年眾多展會中的一個而已。當然,任何一個行業做廣告宣傳都是很正常的,可是問題是我們這個行業本身并不大,盲目的比拼誰舍得花錢未免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
熱量表首檢費用的居高不下
各地做熱計量表的首檢,以DN20表為例,最低收費50元,高的有收費100元的。大口徑表的檢測費用更是天價,地方的檢測收費比熱量表出廠價還高。即便按50元的最低收費標準計算,全行業在2013年仍然要拿出1.25億用以各地做首檢。這么高的收費與全行業少得可憐的銷售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有些時候我們甚至會產生錯覺,我們是不是在為各地檢測機構打工?
即便這筆錢由購買方承擔,也仍然會給全行業帶來很大的消極影響,因為各地拿到熱改的補助資金是個相對固定的數字,檢測費用居高不下導致國家發下來的補助資金很多又從這個部門收回去了!這不是左手給錢,右手收錢么?與國家補助的初衷完全相悖。
2014國內熱量表市場行情預測
2013年市場的萎縮讓許多新入行的企業措手不及,即便是行業里面銷售量比較大的企業也感覺到了一絲寒意。而我們這個行業的先天不足一定會在這樣的年份集中體現出來:那就是低價競爭。行業內的一些較有名氣的大廠,也主動打起了價格戰。而價格戰一旦開始,則必然會引發更大的群體效仿。這預示著熱量表行業的高利潤時代結束了,未來的市場競爭必然是銷量和占有率方面的競爭。可以預見到2014年的熱量表市場競爭將更加殘酷,一些小廠被淘汰出局將在所難免。
從目前情況觀察,房地產市場仍將面臨調控的局面,房地產市場的頹勢必然影響熱量表的銷售。一些地區的既改項目也因資金問題出現暫停局面,例如吉林省,當然既改項目用表更多的是樓棟表,也許這部分影響相對于房地產這部分市場需求來說少些,但兩者同時出現則難免出現疊加效應。預計2014年熱量表的整體市場在2013年的基礎上會繼續萎縮一成左右。
可以想象,在市場整體萎縮的情況下,全行業300個熱量表廠家都會面臨生存的壓力,在行業內一些企業率先降價的情況下,更多的熱量表企業跟風降價以求擴大銷量會成為現實選擇。同時,眾多的小廠參與到了熱量表這個行業之后,這個行業面臨著低價惡性競爭的困境就是必然了。
雖然2014年的熱量表市場將會是比較艱難的一年,但行業的前景還是光明的,很多企業已經堅持了那么多年,經歷了這個行業的那么多風風雨雨,相信風雨過后就會見到美麗的彩虹。 來源:慧聰供熱采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