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供暖,北方就霧霾頻現?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介紹,供暖只是壓垮空氣質量的最后一根稻草。表面看是供暖導致霧霾,但根子還是供暖結構和消費模式不合理。我國北方絕大部分地區城鎮和農村建筑的采暖是依靠燃煤,而且存在大量低質煤。城市大院農村民宅使用的獨立小鍋爐比較多,污染物的排放量就比較大。現在北京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等其他原因,而不是供暖。
誠然,每當采暖必霧霾,相逢何必曾相識。在大家聞霾色變之時,吹來的西北風不僅換來了幾日晴朗天空,也吹嚴了大家緊裹的大衣。不得已會出門開上私家汽車,家里的小鍋爐多添幾鏟子煤來御寒。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環境變惡劣,霧霾更肆虐。
的確,冬季取暖卻是霧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然而大數據提供的權威數字表示,我國霧霾污染物來源貢獻依次是:企業燃煤、機動車、工業污染源、揚塵等。冬季供暖造成環境污染屬于其他類里的很小一部分,而供暖又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事情,霧霾的根源“歸功”于供暖也實在是不妥。更何況北方霧霾歸罪于供暖的解釋尚能差強人意,南方許多城市不存在供暖實情,霧霾威力亦不遜色,可作何結論呢?
供暖可以通過集中供暖、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綜合治理排放污染物等方式降低大氣污染。但是舍本逐末,讓供暖來背霧霾的黑鍋于情于理都說不通。治理霧霾不是打嘴仗,討論誰是“罪魁禍首”本沒太大意義。注意力還是應該放在針對不同污染源的綜合治理上打組合拳。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各級各部門應該通過立法、宣傳、監督、執行等方面設立惡劣天氣應急機制,做好聯查聯動,樹立優秀環保企業標桿示范作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來源:東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