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5日從安徽省住建廳獲悉,我省將推廣使用淺層地熱能,未來更多小區將實現地熱供暖。按照省住建廳與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國土廳共同制定的《推進淺層地熱能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實施方案》2015—2016年將增加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400萬平方米。到2020年,將新增應用面積1000萬平方米。
據了解,淺層地熱能是指蘊藏于地表下200米以內淺層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熱能資源,是一種儲量大、分布廣的可再生能源。通過使用地源熱泵空調技術,采集淺層地熱能為建筑供暖、制冷,可有效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是促進建筑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省屬于夏熱冬冷地區,建筑供暖、制冷負荷基本相近,符合淺層地熱能應用地下熱平衡要求,適宜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
按照要求,我省將以調整建筑用能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為目標,積極發展土壤源、地表水源(含江、河、湖泊等)熱泵,鼓勵發展再生水源(含污水、工業廢水等)熱泵,加快培育淺層地熱能設備制造、節能服務等相關產業。
根據實施方案,我省將于2015~2016年開展試點示范,完善配套政策、標準體系,開展試點示范,新增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400萬平方米;2017年~2018年是整體提升階段,新增應用面積600萬平方米;2019年~2020年將實現規模化應用,新增應用面積1000萬平方米。 來源:市場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