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燃煤排放被證實是大氣污染和霧霾的首要來源,當下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炭消費比重超過60%,實施天然氣、電力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實現節能減排和結構優化的重要途徑。
在“2016調整能源結構治理大氣污染國際研討會”上,多位國內知名專家認為,“十三五”期間,環境、資源、節能減排的首要任務,工業化治理霧霾的力度加大,是天然氣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治理大氣污染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實行以氣代煤,利用天然氣替代煤炭可以達到40%以上的減排效果。由此可見,利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實現替代性的增長,是“十三五”能源轉換的著力點。天然氣替代燃煤的過程中將得到快速發展,天然氣運輸、存儲、加工、管網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這些都讓中國的天然氣消費市場具備快速發展的條件。
今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有關部門一直在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已經形成了初步方案。天然氣價格將走向市場化定價方法,政府從過去的制定門站價格走向制定中間管輸配送價格。可以預見,天然氣價格枷鎖的破除,將引領天然氣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
另外,各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天然氣的使用,并制定一系列的相關政策。河北、天津等地大力推進的煤改氣,讓被稱為“節能環保”家居的設備燃氣壁掛爐以每年20~30%的增速增長。從目前的市場需求來看,燃氣壁掛爐解決許多集中供暖不能解決的難題,如無法分室獨立調溫、經常會出現室內氣溫低于國家規定的供熱溫度、供熱費用高,用戶負擔沉重、無法提供生活熱水等缺點。
據報道,2016年第一個季度壁掛爐行業內銷表現開始回暖,下滑幅度明顯減小。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將繼續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總所占的比重,加速天然氣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未來五年天然氣市場發展的重點。我們相信,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天然氣配套設施的完善,將為燃氣壁掛爐行業的發展帶來大的推動,市場對壁掛爐量也會逐漸擴大。 來源:中國壁掛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