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零污染的電采暖模式比燃氣采暖更加環保。但電采暖固定資產投入成本差不多是燃氣采暖的3倍;如果沒有電價補貼,其運營成本是燃氣采暖的6倍左右。這是昨日,記者采訪新疆華源天新新能源有限公司經理趙剛了解到的。
趙剛負責著烏市最大的氣電聯動供熱站——新疆華源天新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氣電聯動供熱站,該站承擔著烏市達坂城區約40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
據介紹,趙剛負責的供熱站利用的是風電企業消納不了的多余風電,也就是把棄風發電用于鍋爐加熱。政府予以了一些電價補貼。“一天之內電價并不一樣,一般會按高峰時段、平時段、低谷時段設定不同電價,但通過政府補貼算下來電采暖的成本和燃氣采暖的成本基本持平。”趙剛算賬說,同等噸位的電鍋爐固定資產投入成本是燃氣鍋爐的3倍左右。目前,在政府補貼情況下,電采暖中使用的電價平均下來每度約5分錢,高峰時段用燃氣供熱,整體電氣聯動成本則會低于單純燃氣供熱。但如果沒有補貼,按當前電價和燃氣價格核算,同等供熱面積下電采暖的運營成本幾乎是燃氣采暖的6倍。 來源:新浪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