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里,開發成功了難燃的濃厚電解液,它還具有鋰離子電池滅火劑的作用。它使用了難燃的磷酸三甲酯作為有機溶劑。即便接近火它也不會起火燃燒,如果加熱到攝氏200度,就會產生可熄滅火焰的蒸氣。因而,它可以成為開發抑制鋰電池著火的不起火電池的契機。

雖然新型電池的各種各樣的功能值得期待,但主要問題還是成本上。實驗室合成這些電池用的材料,價格極其昂貴。山田教授認為:“將來實現了量產,材料不再是特殊,價格成本自然會下降。”
作為電極材料的改良方法之一,是開發一種新的材料混合到現有正極材料中使電池的容量和輸出功率都提高。光學玻璃龍頭企業大原制作所(三井系)開發了這種可抑制在快速充電和低溫條件下容量降低的添加材料。這種獨立開發的玻璃材料叫做“LICGC”,可混合到固態電池的正極材料中使用。將LIGGC 添加到正極材料中試作的固態電池,以電池的充電速度3倍的速度快速放電,與普通鋰離子電池(LIB)相比容量增加了約40%,在攝氏零下20 度時增加了約25%。預測這種電池可以適合在寒冷的地方穩定工作。在其他的實驗中,也確認到縮短充電時間的和提高輸出功率等的改良。
岡山大學的寺西貴志助教等開發成功了可快速充放電相關正極。他著眼于研究可以吸引鋰離子的金屬氧化物。在正極材料的粒子表面包覆上含鈦和鋇等物質粒子后,可使試作的電池以通常的鋰離子電池的5 倍速度進行充電。
電動汽車(EV)即使是快速充電也需要花數十分鐘時間。這是相比只要加油就能馬上起動的燃油車來說,電動汽車存在的最大劣勢。寺西助教說:“如果能夠應用新技術的話,EV 的充電時間有望縮短。”通過電解液和電極的改進,看到了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提高的曙光。
只要打破現有常識繼續不斷開發,相信能在現有鋰離子電池的基礎上開辟出一條通往下一代新型電池的道路。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