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批12個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之一,自2008年開始,威海市積極推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供熱價格試點工作并初見成效。據介紹,在2010年試點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面積25.7萬平方米的基礎上,2011年全市共完成改造面積411萬平方米,占年初省計劃的199%。經過兩個采暖期的檢驗,冬天可使室內溫度平均提高5℃-7℃,夏天可降低3℃-5℃,節能效果良好,改造工作得到了群眾的積極擁護和社會的普遍支持。2011年,我市通過節能改造節約原煤達4萬余噸,節約資金3200余萬元,節能改造項目運行效果逐步顯現。
為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提高供熱質量,降低供熱成本,減輕居民采暖負擔,提高居住舒適度,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近日,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今后我市堅持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用戶配合”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敲定我市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時間表。
按照《意見》規定,從2012年冬季采暖期開始,全市所有實行集中供熱的新建建筑、已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取消按面積計價收費,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2013年冬季采暖期前,各市區的集中供熱系統全部建成能耗在線監測平臺。爭取在2013年底前,完成全市具備改造價值的2486.41萬平方米老舊住宅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任務。其中,環翠區完成857.79萬平方米,高區完成351.78萬平方米,經區完成301.5萬平方米,榮成完成363.99萬平方米,文登完成350.07萬平方米,乳山完成261.28萬平方米。到“十二五”末,全市達到節能50%強制性標準的既有居住建筑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任務。2012年年底前,我市建成公共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所有大型公共建筑安裝用能分項計量裝置和節能監測系統。加快改造高耗能公共建筑步伐,到2015年,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降低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
據了解,為確保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穩步推進,會上,市政府與各市區政府(管委)及各相關責任部門、單位簽訂了《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目標責任書》,將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納入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進行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