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記者跟隨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2025年“媒體核電行”活動,探訪了我國首個實現零碳供暖的城市——山東海陽。目前,海陽及延伸至威海乳山市的供暖均依托國家電投集團“暖核一號”項目。
核能供熱的暖氣水安全嗎?針對公眾最關切的安全問題,“暖核一號”項目建設與運營方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告訴記者,“核能供熱的方式類似于自熱小火鍋——加熱包與食物是物理隔離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用戶家中暖氣管道里的水與傳統供熱方式的水一樣安全。”

2025年媒體核電行暨“國和行·媒體行”活動采訪會議現場。
如何實現零碳供暖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核電余熱供暖釋放巨大潛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開展山東海陽等核能綜合利用示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也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核電余熱供暖”。
據介紹, “暖核一號”一期工程于2019年建成投運,成為國內首次實現零碳核能供熱的商用化項目,被國家能源局授予“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2021年,二期工程助力海陽市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2023年,三期工程建成投運,成為我國首個跨地級市核能供熱工程,供熱范圍從煙臺海陽市延伸至威海乳山市。海陽核電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熱電聯產核能基地。工作人員透露,隨著后續機組建成并結合周邊需求,“暖核一號”有望于2026年為青島地區供暖,遠期供熱能力預計可達2億平方米。

“暖核一號”聯合泵站。
在距離海陽核電不遠的威海榮成,依托全球最大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機組“國和一號”示范項目工程建設的核能供熱項目,正按計劃推進。該項目計劃于8月底完成大溫差改造,2025年供暖季正式投運,供熱面積達675萬平方米,將滿足榮成市近30萬居民的清潔取暖需求。
據悉,該示范工程核能供熱項目于2021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采用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的建設思路和“雙機串聯大溫差”供熱技術。項目投運后,與集中供熱燃煤鍋爐相比,每年可節約18.4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氮氧化物2066噸、二氧化硫2173噸、煙塵1258噸。
算清核能供暖三本賬
經濟、民生、環保效益顯著
在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背景下,民生供暖領域對體量大、可負擔、穩定可靠的清潔低碳能源需求迫切且長期存在。
面對傳統燃煤供熱行業的多重困境:煤價高企,供熱企業既要不計虧損、保障民生,又需應對日益嚴格的環保監管。地方政府每個供暖季需投入上億元財政補貼維持系統運轉。
核能余熱供暖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化學環保處王林暉介紹,山東核電構建了高品質蒸汽發電、中品質蒸汽供熱、低品質余熱回收的三級熱利用體系,“暖核一號”通過高效利用核電機組發電余熱,將原本排向環境的部分熱能轉化為民生所需,大幅提升能源利用率。

海陽核電項目遠景。
而此舉并非簡單減少發電量。在山東電網新能源占比超50%的背景下,核能將部分發電產能轉化為穩定熱源,既緩解新能源消納壓力,又減少了附近海域溫升問題。王林暉進一步解釋了原理,“在原始設計中,核反應堆產生的熱能主要用于發電,如今則將一部分原本用于發電發過電之后的熱能轉化為對外供熱的能量。”
“相比煤炭供暖,核能供熱價格穩定可控,環保達標。對于居民而言,采暖體驗提升了。”王林暉表示,不僅居民用暖價格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不增長,熱力公司利益也不會受損。
更顯著的是環保收益。一組數據凸顯了這一點:北方冬季供暖高度依賴燃煤,每年消耗約2億噸標準煤,排放二氧化碳5.5億噸、二氧化硫100萬噸、氮氧化物30萬噸。燃煤產生的PM2.5占霧霾污染源的30%-50%。
核能供熱通過替代燃煤鍋爐,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據統計,“暖核一號”前六個供暖季累計供熱1432萬吉焦,相當于節約原煤約12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6萬噸、二氧化硫1.5萬噸、氮氧化物1.4萬噸。較核能供熱前,海陽市供暖季PM10平均濃度較核能供熱前下降43%,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下降13.7%;乳山市供暖季PM10平均濃度下降8.7%,二氧化氮平均濃度下降12.8%。
焦點回應
核能供熱的暖氣水安全嗎?
公眾最關心的問題是:核能供熱的暖氣水安全嗎?用核能供熱的暖氣水會不會帶有輻射?
對此,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工程師給出了明確且通俗的解釋:“核能供熱就是通過抽取部分發過電的蒸汽作為熱源,經過多道回路的隔離換熱,沿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輸送到千家萬戶,整個過程中,只有熱量的傳遞,而沒有介質的交換。類似于自熱小火鍋——加熱包與食物是物理隔離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用戶家中的熱水還和傳統供熱方式的熱水一樣,確保了核能供熱的絕對安全。”
工程師進一步解釋安全保障原理:放射性物質被完全封閉在反應堆一回路內,回路之間通過換熱器進行熱量傳遞。多重物理屏障如壓力容器、安全殼等和嚴格的設計保障了放射性物質無泄漏風險,從根本上杜絕了其進入用戶暖氣系統的可能性。
此外,供熱過程通過多級回路完成,且用能側回路壓力高于熱源側。“這種壓力梯級設計是重要的安全屏障,”工程師說,“確保了即使在極端情況下前級回路發生破損,泄漏的介質只會流向壓力更低的熱源側即核電廠內。”
“核電廠向廠外供熱的回路還配備了高靈敏度的輻射監測儀表,對回路內介質進行24小時實時放射性水平監測。一旦有任何異常,系統會立即報警并采取保護措施,確保萬無一失。”他補充道,多重安全保障措施讓核能供熱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